正文 中小企業內部控製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1 / 3)

中小企業內部控製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

內部控製

作者:許義燕

摘要:本文通過對我國中小企業內部控製現狀分析,提出了完善我國中小企業內部控製的若幹對策措施,其重點方向:優化內部環境、加強風險評估機製建設、規範內部控製活動、加強信息交流與溝通、提高內部監督能力。以期為補充和完善中小企業內部控製理論做出有益探索,同時對中小企業有效開展內部控製機製具體構建提供了一種現實指導。

關鍵詞:中小企業內部控製對策措施

統計,我國小企業平均壽命隻有5.7年,80%的小企業生命周期不超過5年,“短命”的命運嚴重阻礙了我國小型企業的發展。小企業內部管理混亂,內部控製缺失或失效是破產的主要原因。本文在深入分析中小企業內部控製現狀及其原因的基礎上,提出了完善我國中小企業內部控製的若幹對策措施,以期為補充和完善中小企業內部控製理論做出有益探索,同時對中小企業有效開展內部控製機製具體構建提供了一種現實指導。

一、中小企業內部控製現狀分析

(一)內部環境方麵

內部環境是實施內部控製的基礎,它決定著其他要素能不能發揮和如何發揮作用,也影響著控製目標的實現。

1.內部控製意識薄弱。我國許多中小企業投資者往往同時是經營者,企業董事會、監事會並不明顯,在企業內部缺乏分工製衡、科學有效的治理結構,缺乏相互監督、製約的經營體質,內部控製意識淡薄。

2.內部控製製度不健全。大多數中小企業的內部控製製度沒有覆蓋所有的部門和工作人員,沒有滲透到企業以及整個業務運作環節。

3.缺乏有效的控製和監督活動。控製活動是實施內部控製的具體方式,通常是不相容職務分離、會計係統、授權和批準、預算、財產保護、業務分析和績效評價等為手段,而內部監督機製是實施內部控製活動的一個重要的保證。目前,大多數中小企業因其生產經營規模和人員規模有限,無法設立專職的部門或人員完成內部控製監督職能,導致企業的生產和經營缺乏嚴格有效的控製和監督,有的即使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但僅僅是流於形式,失去了原有的剛性。

4.企業文化落後。許多中小企業沒有形成自己獨特的文化,有些雖然有規定的各項規章製度,但並沒有形成一個良好的氛圍來執行,沒有將內部控製和企業文化很好地結合起來。

(二)風險評估方麵

1.風險意識淡薄。中小企業經營管理者的風險意識相對薄弱,缺乏有效的風險評估機製,在一般情況下,企業主僅在意識到時才會被動采取應對策略以加強風險防範,且多由企業管理層或憑借個人經驗和偏好來實施,缺乏有科學依據的風險防範係統來減輕風險。

2.風險評估機製不健全。風險評估機製是指企業為了實現業務目標,在發展自己的生產、采購、銷售和融資計劃時,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建立風險識別、分析和管理的機製。中小企業一般沒有一個專門的風險評估機構或全職的風險評估工作人員,往往由於缺乏風險評估,不能有效地識別和分析風險,導致決策失誤。

(三)控製活動方麵

1.控製活動設計不健全。有些公司隻設置了少數的內部控製活動,這給企業帶來了很多的漏洞和風險,同時阻礙了內部控製的執行。很多中小企業大都采用臨時指令和其他非正規的方式來授權和批準,很難達到理想的效果。

2.控製活動執行不力。控製活動是內部控製的關鍵環節,它的設計和實施對內部控製作用的發揮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從調查來看,我國中小企業控製活動的執行效果是不理想的,控製活動缺乏執行力。從這個角度來看,控製活動的執行不力是控製活動的另一大問題。

(四)信息與溝通方麵

1.溝通狀況不理想。一方麵,中小企業自上而下的溝通比自下而上的溝通效果更好,這是由於中小企業缺乏一個完整的工作製度,不注重反饋機製的完整性。另一方麵,中小企業上下級之間的溝通優於部門間的溝通,這是由於性質不同的部門之間的接觸程度次於上下級之間。上述現象可以說明我國的中小企業內部溝通的實現形式,一般是正式的工作方式,比較簡單,缺乏非正式的溝通渠道。

2.信息化程度較低。企業信息化能夠促進內部控製的合理開展,目前,中小企業自身規模較小,資源有限,加上信息係統是一個技術性很強的工作,因此中小企業往往由於成本限製,而未考慮對企業采用信息係統管理,導致中小企業的企業信息化水平普遍偏低,不但影響了企業內部的信息溝通,而且增加了業務部門之間的溝通難度,導致內部控製不能有效發揮作用,嚴重阻礙了中小企業的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