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企業會計準則》的亮點與變化探析
觀點
作者:吉文麗 張莉
摘要:2011年10月,財政部正式頒布《小企業會計準則》,自2013年1月1日起在小企業範圍內實施。本文通過分析《小企業會計準則》的亮點和會計核算的主要變化,以期對《小企業會計準則》的學習與應用有所借鑒。
關鍵詞:《小企業會計準則》會計核算亮點
企業是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促進小企業發展是保持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重要基礎,是關係民生、經濟轉型和社會穩定的重大戰略任務。為規範小企業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行為,促進小企業可持續發展,2011年10月,財政部正式頒布《小企業會計準則》,這是我國企業會計標準體係建設的重大工程。
一、《小企業會計準則》的亮點
(一)統一了小企業的會計核算標準
小企業規模小、數量眾多、行業分布廣、業務相對簡單,會計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存在著執行《企業會計準則》、《企業會計製度》、《小企業會計製度》等多種標準的情況,導致會計信息質量優劣不一、信息可比性差,不能有效滿足外部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小企業會計準則》正是針對小企業的特點以及會計信息使用者較為單一的實際情況,對小企業會計核算標準進行統一,有利於提高小企業會計信息質量和可比性。
(二)簡化了會計核算要求
與《企業會計準則》相比,《小企業會計準則》主要從六個方麵簡化了會計核算的要求。
1.曆史成本計量。《企業會計準則》規定,企業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選用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變現淨值、現值或公允價值對會計要素進行計量。而《小企業會計準則》要求小企業采用曆史成本對會計要素進行計量,增強會計核算的可操作性。
2.直線法攤銷債券的折價或溢價。《企業會計準則》規定,債券的折價或者溢價在債券存續期間內在確認相關債券利息收入時采用實際利率法進行攤銷。而《小企業會計準則》規定,債券的折價或者溢價在債券存續期間內在確認相關債券利息收入時采用直線法進行攤銷。
3.成本法核算長期股權投資。《企業會計準則》規定,長期股權投資在持有期間,根據投資企業對被投資單位的影響程度以及是否存在活躍市場、公允價值能否可靠取得等情況,分別采用成本法和權益法進行會計處理。而《小企業會計準則》則要求小企業統一采用成本法對長期股權投資進行會計處理。
4.應付稅款法核算所得稅。《小企業會計準則》要求企業采用應付稅款法核算所得稅,即對會計與稅法形成的暫時性差異計入當期損益,取消了“遞延稅款”科目,會計處理更為簡潔。
5.簡化財務報表的列報和披露。小企業的財務報表應當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和附注四個組成部分,不必編製所有者權益(或股東權益)變動表。
6.未來適用法。《企業會計準則》要求企業根據具體情況對會計政策變更采用追溯調整法或未來適用法進行會計處理;對前期差錯更正采用追溯調整法或未來適用法;對會計估計變更采用未來適用法。而《小企業會計準則》要求小企業對會計政策變更、會計估計變更和會計差錯更正均應當采用未來適用法。
(三)與企業所得稅法協調
為減少小企業納稅調整成本,滿足稅務部門稅收決策需要,《小企業會計準則》在製定理念、框架結構、計量方法、核算原則等方麵充分考慮稅務機關的需求,部分會計核算與計價方法完全采用稅法規定,與稅法高度協調,大大減少納稅調整差異。如固定資產折舊年限、無形資產攤銷期限、曆史成本計量等與稅法保持一致,縮小了《小企業會計準則》與稅法的差異。實施《小企業會計準則》後,小企業除會計與稅法之間永久性差異以外,隻存在極少數的暫時性差異,如小企業收到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小企業會計準則》要求確認為遞延收益,而稅法要求在收到政府補助時一次性計入當期收入或者在符合條件的情況下作為不征稅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