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財會專業課程資源開發的研究
財會教育
作者:金慧娟
摘要:課程資源開發是當前高職院校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方麵。高職財會專業課程資源的開發應以學生需要為出發點,結合專業特色,從教材講義建設入手,與校外實習基地共建。在開發過程中要處理好課程資源應用性和長期發展的關係,兼顧課程資源的穩定性與時效性,使其更具有活力。
關鍵詞:高職財會專業課程資源開發
一、引言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各種類型企業的不斷湧現,會計成為一種有著較高技術含量的職業,隨之而來的是各高等院校會計專業的蓬勃發展,特別是高職院校,因為側重於職業性的培養,財會專業學生人數不斷上升。學生人數的上升使得財會專業課程資源相對緊張,包括教師人數不足,導致師生比例不協調,影響課堂教學效果;實訓室不夠,不能合理安排學生校內實訓;校外實訓基地較少,不能滿足所有學生的實踐要求。課程資源的緊缺隨之帶來的問題就是教學質量無法得到有效保證和難以提高,這也是所有高職類院校財會專業急需解決的一個共同問題。
財會專業學習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學習內容的標準性,即所學內容都是準則、製度規定的,並以各種稅收法規為依托,這就為財會專業課程資源的開發提供了一個較好的平台。以常州高職教育園區為例,園區內各校的財會專業課程資源可以實現共享,並多途徑的開發課程資源,以提高整體教學質量。
二、對高職財會專業課程資源的認識
課程資源是指課程要素來源以及實施課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條件。一般的課程資源包括校內課程資源和校外課程資源。校內課程資源包括教學條件、教學環境、教師資源、教材資源、習題、講義、課件等一切有利於教學目標實現的資源;校外課程資源包括社會環境、校外實訓基地、專業網站等。高職財會專業課程資源既具有一般課程資源的共同特點,又具有高職和本專業的特點,因此本文把高職財會專業的課程資源分成三個方麵:
(一)基本資源
常州高職園區高職院校基本都開設有財會專業,但是具體的專業方向和名稱不同,因此在進行課程資源共享建設時以專業基礎課為主,進行基本資源的建設。財會專業的學生都要參加會計從業資格的考試,基本資源的建設可以以會計從業資格考試為基準,主要建設《會計基礎》、《財經法規與職業道德》、《會計電算化》三門課程的相關課程資源。具體包括課程標準、講義、課件、習題、視頻、模擬題庫、手工實訓資料等。任何課程的學習都包括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兩種,課程性質不同,對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的依賴不同。財會專業的行業特點決定了學生在校學習過程中不可能過多的根據直接經驗來學習,隻能根據會計準則和模擬的高仿真實訓來完成學習。
(二)特色資源
常州高職園區每個院校的財會專業都各有特色,各校可以在基本資源建設的基礎上,建設自己的特色資源。如常州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財務管理專業的《中級財務會計》課程在建設過程中逐漸形成了用T型賬戶來講解經濟業務的特色,並形成了講義和相應的課件與習題,極具特色。
(三)拓展資源
財會專業的另一特點是通過專業資格考試來進行專業水平認證。學生通過會計從業資格考試取得會計證後就可以參加初級會計師的考試。為了給學生提供專業提升的空間,財會專業的課程資源可以就後續的職業資格考試進行拓展資源的建設,例如初級會計師考試的考試要求、考試科目、考試大綱、相關練習題、模擬試卷等資料。除此之外,還可以提供當前會計行業發展的熱點和新聞,拓寬學生知識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