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上下五千年,曆史多麼的悠久,本書要介紹的是這五千年裏的一小段——五代十國,想了解五代十國的曆史?我們還是有請曆史學界的泰山北鬥“曆史牛人”來為大家作個引子先吧。
曆史牛人:“曆史不是那麼好讀的,俺曆史牛人閉關這麼多年,才練就了這一身博古通今的本事。請俺來給曆史類書籍作引子,算你小子有見識。
好,同學們注意了哦,這五代啊,咱們拿出手指來數一數,前後也就曆時五十三年(公元907年—公元960年),一共是換了六姓十四個皇帝,改了五次國號,叫作梁、唐、晉、漢、周。什麼?你說你記不住這些國號?好,跟著俺念一遍:‘五代梁唐晉漢周。’多麼壓韻,回去後你再念個一百遍,保證你這輩子都忘不了梁唐晉漢周。不過有一點要說明的是,梁、唐、晉、漢、周這五個字,以前已經有朝代用過了,為了不導致前後混亂不明,所以各在前麵加上一個後字,稱為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這就是五代了。
那麼十國是怎麼回事呢?這十國就是吳、楚、閩、南唐、前蜀、後蜀、南漢、北漢、吳越、荊南。它們是前後盤居在五個朝代南方的國家,與五朝或合或離,不相統屬。其中除了北漢這個變態國家是依附契丹,處在北方外,基本上五代十國就是這樣了。”
解說員:“哇,曆史牛人就是曆史牛人,一兩句話就把五代十國給說明白了,果然牛,太崇拜您了。”
曆史牛人:“哈哈,這個還用說。你不如就加入到俺的粉絲團來吧,俺的粉絲有個很好聽的名字,叫作‘牛絲’。讀的時候,為了更有氣勢一點,最好把‘絲’字讀成第三聲。”
解說員:“牛屎?_|||……您還是接著講下去吧。”
曆史牛人:“哈哈,很好嘛!很好學嘛!好,那俺就接著講了,要說這五代史啊,還得先從一個叫黃巢的同誌說起。這黃巢你知道是誰不?就是黑三郎宋江的兄弟,黑三郎這廝不是有一句叫啥子‘他日若遂淩雲誌,敢笑黃巢不丈夫。’的詩麼。就是在取笑黃兄弟不丈夫呢。”
解說員:“喂,牛人,牛人,這黃巢在唐朝,宋江在宋朝,應該搭不上邊吧。”
曆史牛人:“呃……這個……這,俺這不是要考考你嘛,不錯,很好嘛!看得出有學習過。沒錯,這黃巢跟宋江是不認識的,黃巢他是這個……這個,你剛才說是哪個朝代人來著?”
解說員:“我覺得您應該回去再讀一讀曆史,這樣是不是會好點。”
曆史牛人:“閉嘴!俺曆史牛人,博古通今,一身的本事,那個宋朝的黃巢……”
火燚(大汗):“人來,快把曆史牛人拉出去,還是讓我來講這引子好了……”
曆史牛人:“不要拉俺,俺曆史牛人隨風而來,隨風而去……”
火燚:“去死!”
一陣狂扁曆史牛人的喊殺聲過後,火燚站到了講台上,開始了對五代十國引子的發言:“這是一個很古老的故事,話說在很久很久以前……”
解說員:“請問很久是多久?”
火燚:“大約一千多年吧。”
解說員:“一千多年,多是多少年啊?給個準確的數字吧。”
火燚:“聽故事就聽故事,別老打岔,這樣會影響我的思路的你知不知道,再打岔,你來講。”
解說員:“別……別,您還接著講吧。”
火燚:“這樣才對。嗯,那個很久很久以前,哦,不,是那個距今一千多年以前,我們這片亞洲大陸上出現了一個非常非常強大的國家——大唐帝國。”
解說員:“您不是要講五代十國?怎麼講唐朝了?”
火燚:“唐朝之後不就是五代十國了麼,不用等我講完啊,又打岔,信不信我抽你。”
解說員:“別……別,怕您了,您接著說吧。”
火燚:“老是打岔,人品真差。同學們,咱別管這種人,接著往下說。話說這個唐朝啊,強盛一時,後來由於種種原因,什麼天災人禍,貪官汙吏,太監專權,外寇入侵,殺人放火,偷雞摸狗……就漸漸衰落了。到唐僖宗乾符二年(875),老百姓總算是受不了,崩潰了,就紛紛抄起掃把、鋤頭,起來造反。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黃巢的起義軍了。那麼黃巢是怎麼起義的呢?請看正文吧。”
解說員:“啥?就這樣沒了啊?”
火燚:“豬頭啊,再說下去,都說完了,人家還會去看正文麼?那我這書還用寫麼?”
解說員:“好像也是,不好意思。那麼,同學們,我們就請看正文吧。累死俺了,這解說員真不好當啊!”
火燚:“說甚?”
解說員:“沒……沒,咱看正文,看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