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玉不管格雷會怎麼做,作為老板,要做的事情是事前吩咐,事後檢驗,如果說沒有做好,在進行處罰,而不是盯著下屬的一舉一動,看著他們做事。
參觀完蜘蛛銀行,李世玉讓格雷給AMD公司發去了拜訪函,雖然說是要去收購,但是作為華夏人,還是要先禮後兵的,這是禮節問題。先去和amd的傑裏·桑德斯談一談,談不攏再發起強製收購,將聲勢鬧大,至於後麵成與不成,那都沒什麼關係了。
蜘蛛網絡在美國it界還是很有知名度的,拜訪函一發出去,就收到了回答,下個星期三,傑裏·桑德斯將從英國回來,會麵就定在了那一天。
雖然這次收購,象征意義大於實際意義,不過不管做什麼事情,事先做足功課是不會錯的。
吩咐下去,amd的資料很快就發到了李世玉的郵箱,在美國,隻要你有錢,很多的資料都可以買到的,還特別的詳細,在國內根本就看不到。
比如說amd和英特爾的矛盾。
AMD與intel的前身是仙童半導體公司,由肖克利博士於1957年創建,肖克利是一名富有創業精神的物理學家,擁有成為百萬富翁的遠大理想。招攬了八位全球頂尖人才,但肖克利博士並不善於管理,無奈人才全部離他遠去。而這裏麵就包括安迪·格魯夫和戈登·摩爾,兩位英特爾公司的創始人,AMD創始人傑裏·桑德斯則是在仙童公司重構之後,被解雇的員工。
其實intel與AMD兩家公司成立僅相隔一年,英特爾是名副其實的技術流派,掌握著芯片研發的最高話語權,而AMD則作為以銷售主導的公司,在初期確實籠絡了不少投資商的青睞。
由於大家都是同一個公司出來的,一開始關係還是挺好的,就像我們華夏有很多親戚朋友和一起合夥做生意,合夥之前都是千好萬好,但是隨著接觸增多,利益糾葛,關係會慢慢的變差,最後很多還會成為仇人。
1982年IBM公司對計算機係統和微處理器采用第三方外包,但因為英特爾在8086處理器產能不足,被迫開放允許第二家芯片處理廠商加入,以保證IBM對於處理器的供給。Intel與AMD開始聯手生產8086處理器,AMD淪為intel的代工廠,正是這個原因AMD挖到了第一桶金。
然而好景不長,1986年Intel推出了成功的80386係列處理器,代表性的產品為386DX-33,主頻達到33MHz。它集成了32萬個晶體管,處理器支持多任務操作,PC圖形用戶界麵,為運行Windows3.X提供了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