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

作者:艾.裏斯

日前,華特·迪士尼公司與上海申迪集團簽署了上海迪士尼樂園項目合作協議,標誌著上海迪士尼樂園項目正式啟動。迪士尼的上下遊產業鏈是非常完整的,迪士尼最大的利潤在於其衍生產品,主題樂園的利潤僅占迪士尼公司利潤的1/3。迪士尼的玩具、服裝、文具、書籍、手表,甚至是英語培訓,大量地充斥在人們的生活之中。據了解,中文版《米老鼠》每期發行量40多萬份,成為中國發行量最大的卡通雜誌。有消息稱,迪士尼已經著手進入中國動漫和網絡遊戲領域。

近年來,中國的動漫和卡通產業致力於自身的發展,通過國家的重點扶持政策,已經獲得了長足進步和可觀的社會、經濟效益,比如喜羊羊的成功等。國產動畫已經開始發力,各地建立的動漫基地和動漫節已經遍地開花。然而,無論是創作手法還是商業運作,中國的動漫企業與迪士尼等國際巨頭相比還有很大差距。

當下,美國電影、日本動漫、韓國電視劇等外來文化不斷衝擊中國的文化市場和文化產業,擁有悠久曆史文化的中國,其文化產業的發展麵對巨大的質疑與挑戰。中國的動漫公司等文化產業參與者與迪士尼的差距在哪裏?應該向它學習什麼?中國的文化產業應該如何發展?帶著這些問題,我們對“定位之父”艾·裏斯先生進行了專訪,以下是其主要觀點:

《銷售與市場》:美國為什麼能誕生迪士尼這樣強大的品牌?

艾·裏斯:迪士尼品牌在美國的建立經曆了很長一段時間。1923年,華特·迪士尼和他的兄弟羅伊·迪士尼在堪薩斯州成立了一個卡通製作公司,但這家公司最終倒閉了。迪士尼兄弟隨後到了加利福尼亞的好萊塢,成立了第二家公司。他們最早取得的成就,就是米奇老鼠的卡通形象(1928年)麵市。但公司真正起步是從它的第一部長篇卡通電影《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1937年公映)的成功開始的。

幾年來,華特·迪士尼公司逐漸擴張到其他領域,在大多數領域使用了不同的品牌名。如今,華特·迪士尼公司已經有80多年的曆史,Interbrand發布的報告顯示,迪士尼是全球第九大最有價值品牌。這對一個強大的全球品牌來說是很常見的情況,全球十大最具價值品牌的平均曆史是77年。其中,最年輕的品牌是穀歌,有13年曆史,其次是微軟,有36年曆史。

曆史的經驗告訴我們,要在一夜之間建立一個強大的品牌非常困難。這個過程通常需要幾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此外,強大的全球品牌常常是基於一個簡單的核心概念。在迪士尼的例子中,我認為這個簡單的核心概念就是“孩子的奇幻樂園”。

《銷售與市場》:迪士尼樂園落戶上海會對中國的動漫產業產生什麼影響?

艾·裏斯:競爭能帶動品類的發展,也正是全球競爭促進了如今全球技術的迅速發展。我認為來自迪士尼的競爭對中國的動漫產業是有好處的,隻要它們不是複製迪士尼的做法。

中國的動漫產業應該做相反的事情,開發出真正中國式的卡通形象和故事。這並不是說它們的努力隻能局限於中國,將中國的動漫推向全球市場的機遇同樣存在。全球市場對於中國、中國人和中國製造的產品有著濃厚的興趣,因此,中國的動漫很有可能取得全球性的成功。

來看看寵物小精靈(Pokemon),日本視頻遊戲公司任天堂旗下一個媒體特許經營成功的例子。起初以角色扮演的視頻遊戲形式發布,寵物小精靈已經成為以視頻遊戲為基礎的全球第二個最成功、最賺錢的媒體特許經營(僅次於任天堂自己旗下的瑪麗兄弟係列),僅視頻遊戲的銷售累計已經超過了兩億份。

《銷售與市場》:中國的動漫公司與迪士尼的差距在哪裏?應該向迪士尼學習什麼?

艾·裏斯:我並不認為中國的動漫工作者和迪士尼的工作人員相比有任何差距。多年來,中國的美術,特別是人物和動物形象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當然,也有一批中國動漫人可以開發出像米奇、寵物小精靈等聞名全球的動漫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