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虧一簣的“搬家泄密”
1934 年11月,住在日本北海道農業大學附近的英國領事館正忙著搬家,在二樓領事房間幫助整理文件的打字員、日本間諜初子正在把從領事館保險櫃裏拿出來的密碼本裝到木箱裏。樓下窗子外麵有個搬運夫在寒風裏搬運行李。初子敏捷地走到窗前乘領事不注意把一本很厚的密碼本拋到窗外。在下麵戴著防寒頭巾的搬運夫拾起輕輕落在雪堆的密碼本,用破布包起來後不知去向地走開了。一個鍾頭以後那個搬運夫又回到窗下繼續搬運東西。經常留神外邊,忙忙碌碌工作的初子裝著去廁所而走開了。不一會兒,初子抱著一包報紙回到領事館房間,那本密碼又回到了原來的箱子裏。就這樣,日本盜取了英國的各部隊聯絡密碼,從而掌握了英國的大量秘密。
酒後失言的“宴會泄密”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一位美國商人在途經德國首都柏林時,應一位商界朋友之邀出席一大型宴會,宴會上經朋友介紹後,認識了同桌的一位德國軍界的高級參謀。就在宴席酒會即將結束時,眼看著這位德國軍界的高級參謀酒已喝得差不多了,美國的這名商人又一次同他碰了一杯。一句不經意的什麼言語卻使這位高參的雅興頓起。他傲慢地對美國商人說:“美國支持英國和法國也挽救不了他們失敗的命運。我們將在凡爾登發動一次決定性進攻。”會後,這名美國商人急速地趕到倫敦,立即將此信息報告了美國駐英國大使館,美又向法國進行通報,從而使得德軍在隨後的凡爾登戰役中遭到了慘敗。
輕而易舉的“報紙泄密”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一個英國人叫雅各布。他對德軍的軍事秘密了如指掌。當時他編寫了一本小冊子,詳盡地公開德軍的編製結構、160多名部隊指揮官的姓名簡曆,甚至對德軍新成立的裝甲師的步兵小分隊也做了介紹。希特勒為軍事泄密勃然大怒,下令追查。原來,雅各布是個有心人,長期搜集、剪貼、摘抄德國報紙上發表的涉及軍事情況的報道,積累了大量資料和卡片,經過綜合研究,整理出了大量的軍事秘密。同樣事情在世界聞名的珍珠港事件前也發生過。據說1941年日本為了確保襲擊珍珠港的成功,派吉川猛夫潛伏珍珠港搜集情報。一天,他從一家報紙中發現了一條有趣的消息:×××小姐將於×月×日與戰列艦“西弗吉尼亞”號上的一位軍官在×地舉行婚禮。吉川猛夫根據這一消息,當即跑到珍珠港觀察,果然有一艘軍艦停泊在那裏。他斷定那就是“西弗吉尼亞”號戰列艦。通過這一線索,吉川猛夫很快就摸清了停泊在珍珠港的所有美國艦艇及其活動規律,為日本偷襲珍珠港提供了準確情報。
影子炮彈的“郵票泄密”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法國的一名炮兵排長名叫腓力。他每天都給自己遠在國內的妻子去一封信,信中還曾叮囑過妻子不可將他的駐地告訴任何人。恰恰再巧不過的是,他的妻子的女友是一名德國間諜。這位德國間諜以愛好集郵為名,每次都親自去揭腓力從法國寄來信件上的郵票。這件事一直沒有被發現。後來,腓力在來信中這樣寫道:“半個月中,我們部隊先後更換了5次炮陣地,而敵人的大炮總跟蹤射擊,這使我們的部隊遭受了很大傷亡,我也身負重傷……”很明顯,這位德國女間諜是從腓力排長來信的郵票上所蓋的郵戳及時地得知了法軍炮兵陣地的所在地,從而使得德軍可以準確地對它進行跟蹤射擊。
釜底抽薪的“網絡泄密”
1994 年11月英國破獲了一起重大計算機泄密事件。英國電信公司一位短期合同計算機操作人員借助於公司職員提供的計算機密碼“闖入”公司內部數據庫,獲得英國防務機構和反間諜機構的電話號碼與地址,並將這些機密通過因特網傳給蘇格蘭的一位新聞記者。而當時因特網的大約2500萬個用戶隻需花費打一次電話的費用就可以從網絡裏獲得這些機密。被竊機密包括英國情報機構、政府的核地下掩體、軍事指揮部以及控製中心的電話號碼,同時泄密的還包括英國情報機關軍情5處和軍情6處的電話號碼、英國導彈基地和軍事指揮中心以及一些高級指揮官的家庭地址和電話號碼,甚至還有首相梅傑的住地和白金漢宮的私人電話號碼,英國政府在發生核戰爭時設在某部的核地下掩體也在此次暴露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