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居住空間一再被壓縮,迫使最會玩的城裏人打造出了蝸居生態鏈。它看似其貌不揚,其實價值連城。
新經適房
重大利好,房價要跳水!
吐槽點:高昂的地價、建材費、人工成本讓住宅從來不是廉價貨,從而抑製了購房需求。為了讓蝸居人士都去買房,建築行業必須采取一些非常手段了。
終結者:
1.可變形公寓
下班後,你是喜歡坐在客廳看電視,還是窩在臥室玩電腦?不管怎麼樣,肯定不會同時出現在兩個地方吧。一邊是房價太貴,房間太小,一邊是空間被浪費,如何化解這對矛盾呢?澳大利亞某建築公司推出了一套“可變形”公寓,讓小戶型也不顯擠。
它由可移動的牆壁組成,包括可收起的床和移動的壁櫥,能讓臥室和客廳自由切換,實現空間利用最大化。可變形公寓還可以造福創業者,白天變成工作室,夜晚回歸溫馨的家。“可變形”公寓已經在墨爾本上市,售價折算成人民幣約18.5萬元至20.3萬元。
2.便攜式蝸居
走到哪,就把家搬到哪,這才是蝸居的最高境界。在今年的南京林業大學藝術設計畢業作品展會現場,一間6平方米由打包帶製成的外牆,碎木屑地板,紙箱床,太陽能燈組成的“便攜式蝸居”十分引人注目。設計者田園和徐蓓雯表示,這間小屋材料輕巧,一個小時就能組裝好,可以在郊區空地、公寓屋頂、樹林草地等地使用,造價僅2065.4元。跟同等價位的帳篷相比更寬敞,更舒適。
萬用家具
隻買一件家具就能過日子了。
吐槽點:小兩口住少於40平方米的房子,好像就有點挪不開腳了,因為床、沙發、桌椅、櫃子就占去了大半空間。
終結者:
1.“橡皮泥”家具
造型百變的橡皮泥,是孩子們玩“過家家”的神器。現在,兒時的遊戲可以延續了。比利時一位設計師發明了一種“橡皮泥”家具,隻要通上電加熱到一定溫度就會膨脹變形,不管你缺椅子還是缺床,都可以輕而易舉地用軟件“命令”它變身成你想要的樣子。由於這種家具是由形狀記憶聚氨酯做成的,如果在使用過程中出現了損壞,你可以在幾分鍾內令其融化修複。
2.平板家具
普通組合家具通常構造精巧,便於拆卸,卻不易組裝。而且某個部件一旦損壞,整個家具就廢掉了。美國莫多斯公司設計的平板家具就克服了這一點,而且造型百變。
這款家具由膠合板和金屬連接部件組成,可以拚裝出各式家具,例如儲藏櫃和桌椅板凳。它的連接部件采用陽極氧化鋁材料,堅固耐用並且易於拆裝。莫多斯公司為客戶準備了各種家具的設計模板,消費者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進行組裝,一套價格僅為650美元。
空間服務
別啥“破爛兒”都往家裏搬。
吐槽點: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感覺,房子越住越小。物理空間不會縮水,顯然是家裏的東西越堆越多了,破家值萬貫就是這麼來的。
終結者:
1.寶易存
每個人家裏都有一些極少能用到,但又不可或缺的物件,比如滑雪板、留給第二個寶寶的嬰兒車,以及一些有紀念意義的東西,它們讓蝸居生活更顯擁擠。
香港寶易存公司提供的迷你儲物服務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它為消費者提供幾種標準大小的儲物箱,用來存放不常用的物件,並統一寄存在寶易存倉庫內。需要箱子裏的物品時,寶易存會提供免費送貨服務。標準尺寸儲物箱的大小為60厘米×40厘米×36厘米,大約能放20雙鞋或者100件T恤,收費為每月49港幣。
寶易存還在研究一項新的服務,讓客戶分享裝有自己物品的儲物箱,這樣用戶家裏需要購置和堆放的物件會進一步減少。
2.租遊列國
如果給家裏最雞肋的物件做排名,行李箱肯定是前三。大多數人一年難得出幾次遠門,行李箱擺在家裏特別占空間。香港租遊列國是一家行李箱租賃公司。該公司創始人RachelCheung表示,一個好的行李箱能體現旅行者的身份,但如果不經常用,高價買回來隻能自己欣賞,又占特別空間。所以租遊列國專門出租高檔的Rimowa行李箱,每天僅收費40港元。除了行李箱,租遊列國還租水下攝錄機等高端旅行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