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說開會就是“磨屁股”,簡直太形象了!有調查顯示,單一個周例會,每年就能磨掉30萬個小時!會議上主管的碎碎念、無聊的PPT演示、漫長壓抑的寂靜簡直是種折磨。不如來看看全球知名的CEO們是怎麼把“磨屁股”變成“磨大腦”的!
領英說從分享好消息開始
CEO這麼做:
在切入業務討論之前,領英CEO傑夫·韋納會讓每個人都分享一下上周工作中取得的成績和收獲。他認為這樣在最開始就可以給會議注入正能量,否則參會者很容易陷入大範圍的發牢騷中。如果想讓會議盡可能短,那就從分享好消息開始。
穀歌說每個會議都要有決策者
CEO這麼做:
拉裏·佩奇執掌穀歌後的第一件事,就是重定會議規則:會議不超過10人,每次開會必須有決策者參加。
並不是每個決策都需要什麼委員會全票通過,否則你會發現自己一直在召開會議,被困在每個人的日程表縫隙中,很難取得進展。有決策者參加的會議,結論可以盡快敲定,從而盡快開展行動。
皮克斯說讓員工敢於表現
CEO這麼做:
當進行頭腦風暴、解決工作問題時,你需要明確一點: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意見。會議需要一個令所有人暢所欲言的情景,不會因感到難堪或擔心批評而不敢發言。皮克斯的CEO埃德·凱莫爾堅信:第一個點子很蠢,這是很自然的事。
你的任務不是第一次嚐試就要掘到金子,而是從一個看似平凡的主意中挖掘潛力。因此營造一個開放的氣氛非常重要,要令所有人敢於分享他們的“愚蠢”,這就是健康團隊的內在動力。
蘋果說嚴格控製會議人數和時間
CEO這麼做:
蘋果原CEO喬布斯認為會議應該隻讓有必要的人參加,不管其他人是什麼職位。太多人、太多聲音對提高效率沒好處。
有這麼一個很著名的事件:喬布斯拒絕了奧巴馬總統的科技領域領袖會議的邀請,原因是他認為那個參會名單夠長了,他沒必要參加。
而會議上其實很多事都不重要,安排15分鍾的會比安排一個小時的會更高效,因為你會因為時間短而聚焦重點。
亞馬遜說“吵架”出真知
CEO這麼做:
亞馬遜CEO傑夫·貝索斯非常反對迅速達成共識,因為他覺得太容易、很敷衍,所以鼓勵員工達成決策前進行辯論。
但這也並不意味著為了辯論而把會議無意義地拉長,他是讓所有人參與進討論,或者讓兩個人故意唱反調,真知越辯越明。
臉譜說無要點不會議
CEO這麼做:
臉譜網的COO桑德伯格每次都會揣一個小本子去開會,裏邊詳細列明討論的要點。開會時逐條進行,然後劃掉,當每一項都完成時,她會把這一頁撕掉,會議就結束了。如果你都不能把一個會議界限分明地分割成多個要點,那麼這個會開得就很沒意義。
雅虎說決策用數據說話
CEO這麼做:
許多會議的目的是做決策,過程中經常涉及討論。為備選方案和觀點爭論,最終通過一人決斷或少數服從多數的方式達成一致。雅虎CEO梅麗莎·梅耶要求所有人用數據支撐觀點,可以節省很多時間。這樣一來,決策的製定是基於數據,而不是個別意見或者辦公室政治。
基於硬數據的決策還能盡可能避免錯誤假設,從而避免了一係列為糾錯而引發的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