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李宣很想學習諸葛武侯罵死王朗,奈何也不知道是李宣氣場不夠還是崔胤的臉皮太厚,反正崔大官人就是沒掛,直挺挺的暈了過去,讓以為自己神複製諸葛武侯光輝事跡的李宣大失所望。
宰相在朝堂上被皇帝罵的吐血昏迷,崔胤可以說是開天辟地以來頭一份兒了,底下的官員是交頭接耳議論紛紛,吵的是不可開交,不過李宣注意了下,大多數都是幸災樂禍的。
廷議開到這個場麵,已經沒辦法再繼續下去了,李宣不得不宣布退朝,要不然跟在農貿市場說話似的,根本聽不清楚。崔胤則被手下的幾個心腹抬了出去,尾隨的官員也不少,畢竟千年世家的底蘊在那,不管什麼時候總有幾個捧臭腳的。
下了朝,李宣徑直回到武德殿,剛才在太極殿的時候調出係統看了一下,默認的城鎮中心居然是武德殿,讓剛才氣焰囂張的李宣暗自驚心,還好剛才的大臣們都比較克製,沒有幹出什麼過激的行為,要不然可就玩脫了。
別看李宣現在一手大召喚術玩的是出神入化,威風凜凜,可是自身底子太差,一個刺客就能讓他送命。好在係統默認的城鎮中心能夠識別敵我,這可是高科技產品啊!係統出品,必屬精品!出於對自己小命的保護,衝著那高出一籌的防禦力和入侵警報,李宣當然要在這篩子似的皇宮裏找個最安全的地方了。
沒說的!武德殿,在將皇宮徹底肅清之前,朕哪兒也不去,吃喝拉撒全在這武德殿解決了。安全由劉季述手下的眾軍士守護,他們在平定李傑等人的叛亂中被李宣所震懾,而且李宣每人賞賜了十兩黃金,這些錢足夠他們過上幾年好日子了,所以忠誠度沒問題。
而常凱等人則被李宣派出去征兵去了,每人帶著原來軍中的本地袍澤,準備在長安110坊裏招攬人手,將長安徹底打造成李宣的基本盤。
出宮前李宣特意囑咐常凱,此次招收的人手以貧困子弟為主,最好是連飯都吃不上的那種,常凱以為皇帝是想為百姓做善事,卻不知道其實這麼做是有意義的。
第一是因為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家裏貧困,不會輕易違反軍紀而丟了差事,懂事好管;其次是解決了這些人之後,也解決了街坊之中的一些青皮流氓,對城市治安起到了積極作用,而且給他們的家庭解決了相當的一部分負擔;再就是將長安城的大部分窮苦百姓團結在李宣的周圍,因為李宣不僅是他們的皇帝,更是他們的衣食父母,通過軍餉將他們栓在一起,讓長安真正成為李宣的根據地。
對於這時候的窮人來說,沒有什麼比能吃上飽飯更幸福的事情了,而現在的長安城已經不是當初那豪商富賈遍地,居家必有昆侖奴、新羅婢的長安城了。現在的長安就是窮人大樂園,所以李宣的條件也很實惠,第一,飯管飽,每天有肉;第二,每人每月軍餉二兩,報名給安家費二兩銀子,給糧食一石。
因為估計到報名人數可能會超標,據說長安城裏沒吃過飽飯的人太多,所以李宣對常凱的要求是16歲以上,四十歲以上,並且有過軍伍經驗的優先。至於到時候人多不多,李宣顧不了那麼多,反正現在不缺錢,而長安城的購物還是很方便的,至於糧食會不會因此漲價的問題,李宣覺得無所謂,大不了他過幾天再用係統裏的糧食給價格再砸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