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日常科學保健常識(13)(2 / 3)

時尚健康誤區

以健康換取時尚,你願意嗎?麵對這樣直白的問題,相信很多人都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健康。但在實際生活中,很多人的選擇往往相反,他們在追逐時尚的過程,享受著時尚生活的風光,卻常常早把健康拋在了腦後。

健康專家、醫務人員總是對很多時髦東西皺眉頭,當人們因為追求時尚而造成傷病找到他們時,他們覺得如此盲目而輕易地失去健康是一件多麼無知和無謂的事情。

最近,一項針對都市人群的上千個20至50歲樣本的調查,公布了現代都市人的十大不健康生活方式,其中不規律的生活、沉迷於網絡、貪戀空調等等榜上有名。這些都與都市人的時尚生活息息相關。

從緊身牛仔褲到高跟鞋,從刺青繪身到穿孔挖洞,時髦總是多多少少帶有一些自虐傾向。時尚,可以讓人生更有滋有味,但也可以“殺人”於無形,那就要看你能否掌握好“度”數了!

時尚健康悖論之一:夜生活

泡吧、卡拉OK,城市生活的潮流表現。對於現代都市而言,夜晚才是其靈魂所在,是城市活力與創造力的源泉。對於上班一族而言,泡吧、卡拉OK 既能緩解工作壓力,還能擴大交往圈子,當然會成為我們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健康代價:人的肌體一如莊稼,也分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冬藏指的就是人要養精蓄銳。酒吧和卡拉OK 廳裏汙濁的空氣和噪音並不是養精蓄銳的好地方。

如果經常夜半還在外麵奔波,久而久之,與其說是到這些地方去“療傷”尋找好心情,還不如說是去找病。

時尚健康悖論之二:網絡生活

網蟲,站在現代化的最前沿。要不是眼睛疼得厲害,許多人才不願意從網上下來。網絡生活,已經成了很多人的精神家園。

健康代價:上網時間長,不光是對眼睛造成傷害。電腦射線經年累月地在身體裏蓄積,對血液係統也造成傷害,目前,醫學界已經發現了電視性癲癇,尤其是打遊戲機的人群占到癲癇病發病人數的千分之五,看電視(黑白電視稍好)引起的頭痛和癲癇占到千分之二。網上過多的信息不光容易引起人的視覺疲勞,也容易引起類似的神經係統疾患。喜歡上網的朋友一定要控製每天在電腦前停留的時間。應該多安排戶外活動,緩解神經係統壓力。

時尚健康悖論之三:空調生活

酷暑嚴冬,麵對各種惡劣的自然條件,都市人都有幸躲在屋子裏,享有一片舒舒服服的小環境。舒服慣了,人們就貪圖這空調暖氣帶來的人工環境,而忘記了大自然的新鮮空氣和開闊天地。

健康代價:空調病也是現代都市病之一,麵部神經麻痹、腦血管疾病很多都是夏季的人造涼風惹的禍。即便是冬日的暖風,危害也不小,造成風濕性關節炎的恰恰是暖風而不是人們想像中的冷風。另外,忽冷忽熱、封閉的環境,也為感冒傷風、各種呼吸道疾病提供了“沃土”。

時尚健康悖論之四:塑身生活

塑身內衣的宣傳口號是不費力就能擁有好身材。希望自己有好身材但是沒時間去健身房,害怕體重增加但難拒絕眼前的美食。聽聽塑身內衣的導購小姐怎麼說?身體的脂肪是可以移動的……再看看最早流行塑身內衣的日本,第一批擁躉者如今已是六十歲的人了,身材還保持在三十多年前穿衣時的樣子。你說誰能抵擋這樣的誘惑?

健康代價:專家們對瘦身內衣基本都是持強烈否定的態度。這種瘦身方式容易引起一些疾病,如外陰炎。由於瘦身衣將腹部緊緊包裹,腹腔內的腎、脾、肝、胃、腸等器官受到壓迫,使內髒及其神經係統長期處於緊張狀態,導致胃腸功能降低,消化係統功能減弱,從而造成便秘。此外,瘦身內衣會使人產生缺氧反應,引起乳房腫脹、疼痛等。醫生建議,瘦身內衣不宜長時間穿著,特別不要夜裏睡覺都穿著。塑身內衣的危害比塑身褲還要大一些,因為人體的髒器主要是在上身,熱量也主要從那裏散發。乳房被過度束縛,不僅形狀發生改變,嚴重的還可能發生病變。中醫講究的是在不影響形體美的前提下,盡可能穿寬鬆一些的內衣。

時尚健康悖論之五:排毒生活

許多明星都堅持洗腸美容,目的是讓自己的身體裏沒有宿便不蓄積毒素,不讓身體產生不良氣味,避免了社交場合的尷尬,皮膚也會變得透明有光澤,比單純外用化妝品效果好。不習慣這種方法的人,可以選擇斷食的方法排毒,即一周裏有一天不吃飯,隻吃水果或者喝蜂蜜水,同樣可以起到排除身體毒素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