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士子之心(2 / 2)

牧清和牧傑都輕輕瞥了一眼年輕的弟弟,牧譚有些委屈道:“我也是實話實說,和太子還有什麼不能說的?”

蘇晉一笑置之,牧清正色道:“我們幾個已經按照吩咐準備好一切,還有兩日就是殿試,不知太子殿下還有何吩咐?”

以牧清的才學到時候拔得頭籌是一定的事,隻不過自從司馬超登基後,牧清並不願意去參加科舉,這次太子開了口,他立刻欣然應允。

科考題目雖說沒辦法提前打聽,但是以牧清的才學隨機應變又萬變不離其宗的表達預定宗旨不是難事,這一點蘇晉並不擔心,隻不過到時候要將他們的文章公布天下,必然會召來禍事,所以他原意是等科考結束後就帶他們三兄弟離開。

誰知道牧清卻不答應。

這點善意蘇晉明白,隻有士子樓以第三方的角度來評說天下事,才會有真正的影響力和信服力,不是站在蘇晉的一邊,也不是站在任何人的一邊,隻是眼觀天下,如同史書執筆者。

然而他還是想讓他們有這個心理準備,雖說司馬超不至於如始皇帝一般焚書坑儒,但是若真想除去他們,還是有許多辦法。

“到時候你們的文章一旦廣傳於天下,有一段時間你們可能會受些委屈。”

牧清文雅善修,一向重視禮儀表態,此刻表情卻是前所未有的激憤。

“太子何必與我等客氣?我手寫我心,雖說事情是太子授意,但每一句話皆是牧清心中所想。”

蘇晉被貶多年,京城中心還有赤誠效忠之人,還有誠意叫他“太子”之人,蘇晉明白,這並不單純是因為他當初所施下的恩情,這三兄弟是明眼人,如同玉玲瓏一般,他們是從司馬超的一舉一動看出他並非仁君,所以才願意傾力相助,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便代表了所有的士子之心,這便是民心所向!

得心如此,還有什麼事情辦不成呢?

他不覺心中感懷。

牧清想起一事,又道:“太子,李然自昨晚起已經失去消息,想必司馬超已經有所懷疑,我猜李然如今在監視之中,不便傳遞消息。”

沒錯。李然與牧家三兄弟一樣,從始至終都是蘇晉的人。

所以秦箏才會在神壇“莫名其妙”的失蹤。

這一點,司馬超未必不會懷疑。

所以他才會派兩路人馬搜索京城,李然隻是明麵裏的一支隊伍,真正能為他達到目的是趙光祿。

蘇晉並未說話,心中卻開始隱隱擔憂,連李然都失去聯絡,那麼想要打探秦箏的消息就不太可能了,如今自己逃脫的事已經敗露,也絕對不能聯係鸞妃,否則會為她帶來殺身之禍。

秦箏到底在哪裏?有沒有逃出宮呢?

昨日突然提前的祭天大典又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