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奶奶慢條斯理地卷著旱煙,說:“這是我‘望’出來的,中醫講究‘望診’,隻要我看看他,就知道他大體上得了什麼病,基本上就能說出他宿疾所在。”點上煙,姑奶奶繼續說,“老孫頭手扶著腰進屋,一臉的痛苦,那肯定是腰有問題,咱們村裏腰痛的人多了去了。一般都是太勞累,腰部出現了損傷,淤血停在腰部,慢慢地就會出現麵色黧黑、沒有光澤的症狀。老孫頭一直堅持到集上賣雞蛋,風雨無阻,所以腰部不但有淤血還有寒濕,病程當然就會比較長啊!”
聽了姑奶奶的解釋,我頓時對這位白發蒼蒼的老婦人肅然起敬,大家把她視為神醫真的一點都不為過。“那如果一個人有病卻不知道病到什麼程度,您能看出來好不好治或者能不能治嗎?”我繼續問。
“那肯定啊,‘望診’講究望‘神’,就是看這個人是得神還是失神。如果得神,那人一定是雙目明亮閃爍,神智清楚,反應靈敏;相反,如果失神,那就一定會雙目晦暗,精神委靡,反應遲鈍。得神的好治,失神的就肯定難治。”姑奶奶說得頭頭是道,看樣子她真的是個“中醫通”。
姑奶奶接著說:“望診的講究多了,有望麵色、望五官、望皮膚、望舌、望掌紋、望形態等,總之,中醫確實是很神奇的!”
這次孫大爺事件,讓我第一次接觸到了中醫,也讓我第一次如此佩服一位醫者,雖然姑奶奶沒有響亮的專業頭銜,沒有固定、氣派的行醫場所,但是,她是我見過的最神、最高明的醫生!
周嬸“望診”揭開“看不清”的謎底
同事張力最近幾天一直嚷嚷著視力下降,說看什麼都模模糊糊的,試了試同事的眼鏡,結果天旋地轉,差點栽倒。大家都說她這不像是近視的症狀,於是她有點緊張了。我想起鄰居周嬸學過中醫,雖然沒有從事這一行,但是左鄰右舍有什麼不舒服都去請教她,每次都能“周嬸到,病自除”。
“張力,我帶你去看看吧?”我說。“去哪兒看?”“我有個鄰居,是學中醫的,去找她瞧瞧?”
“能行嗎?別是個庸醫,再亂說一通,那我可得不償失了!”張力表現得非常謹慎。
“放心吧,我的鄰居,我們街裏街坊的有事兒都找她,每次都挺管事兒。咱去看看又不費事,也沒什麼損失,去醫院太麻煩了,如果她看不了咱再去醫院唄!”我心想,周嬸一定有辦法。張力聽了我的建議,覺得有道理,就約好下班一起去找周嬸。
我們找到周嬸,她問張力:“怎麼了?哪兒不舒服?”“最近眼睛看不清,我以為是近視了,就借了同事的眼鏡戴,結果更看不清了,我想應該不是近視了吧。”張力回答道。周嬸仔細地看了看張力,問:“兩眼有沒有感到幹澀?”“嗯,有!”周嬸繼續問:“你回憶一下,最近有沒有眩暈的時候,或者有沒有耳鳴的症狀?”周嬸一邊問一邊抓起張力的手看了看。
張力認真地回憶著:“嗯,確實有,有的時候走著路就會暈一下,我以為是沒休息好,因為最近比較忙。對了,在單位的時候有過好幾次耳鳴,我也沒多想,以為是長期戴耳機聽音樂造成的,您怎麼知道我有這些症狀?”我看得出來,張力開始對周嬸越來越信任了。
周嬸笑了笑,說:“哈,看出來的呀,你麵白無華,我看了看你的手,你的指甲灰暗缺乏光澤,你又說自己眼睛幹澀,看不清東西,我懷疑是肝血不足造成的。所以,我問你是不是有其他肝血不足的症狀,比如眩暈、耳鳴,如果我沒猜錯,你應該最近還經常做夢,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