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節25:睡覺不要戴隱形眼鏡

隱形眼鏡直接覆蓋在眼角膜上,阻礙了眼角膜的呼吸。晚間摘下隱形眼鏡,可以讓眼角膜及時“呼吸”氧氣,得到適度的休息。如果不摘,眼角膜就會長期處於缺氧狀態,引發水腫等嚴重問題。

細節26:睡醒後不要賴床

醒後賴床會破壞人體的正常生物鍾,導致體內各器官的功能紊亂,嚴重破壞身體健康。

細節27:醒後忌立即起床

人睡著後心跳、血壓、代謝都會變得緩慢,如果醒後立即起床,身體各器官還沒有準備好就被迫進入“工作”狀態,會對其造成傷害。因此醒來後最好在床上保持平躺幾分鍾,讓身體慢慢進入狀態再起來。

細節28:不要刮舌苔

舌苔是舌頭正常新陳代謝的產物,強行刮剝舌苔會損傷味蕾和舌乳頭,造成味覺遲鈍和舌背部麻木,導致食欲降低。

細節29:不要用力擤鼻涕

用力擤鼻涕會造成耳內壓力過大,引發耳鳴,還有,雙手捏住鼻翼用力擤鼻涕時,部分鼻涕有可能進入鼻竇引發鼻竇炎。

細節30:有尿不能憋

尿液長時間滯留在膀胱中,不能及時衝刷寄居在尿道周圍的細菌,會引發尿路感染;再有,尿液不及時排除,逆行到腎盂,還會引起腎盂腎炎。

細節31:大便時不宜讀書看報

排便時讀書看報會分散注意力,使糞便不能及時排出體外,引發便秘。不能及時排出的糞便長時間壓迫直腸和肛門周圍的靜脈,還會誘發痔瘡。

細節32:音響聲音不宜過大

過大的聲音容易使人興奮,加速腎上腺分泌,導致心跳加快、血壓升高,會加速消耗人體賴以生存的各種營養物質,還容易誘發心髒病。

細節33:手機不宜長時間使用

手機輻射功率雖不強,但長時間使用輻射大腦,容易對中樞神經係統造成損害,引發頭痛、失眠多夢等症狀。

細節34:洗澡水溫不宜過高

洗澡水溫度過高,會使洗澡者大量出汗,加大感冒的可能性。

細節35:不要蹺二郎腿

蹺二郎腿時,會阻礙被壓一側腿的血液循環,時間久了就會引發這一側腿部的靜脈曲張或栓塞。

細節36:刷牙時間不要超過3分鍾

刷牙時間過長,不但對牙齒無益,還會損傷牙齒,造成牙齦出血,甚至引發牙齦炎。

細節37:牙齒美白要適度

選用方法不當或過度的牙齒美白,會引發牙齒及牙齦過敏,導致牙齒發酸、怕涼等。

細節38:經常吐唾液有損健康

經常吐出人體正常分泌的唾液,不但會汙染生活環境,還會破壞人體自身的體液平衡能力,有礙人體健康。

細節39:不要用汽油洗手

頻繁用汽油洗手,會引發皮膚慢性中毒,出現濕疹、皮疹、頭暈、頭痛、血壓下降、視物模糊、食欲不振甚至精神恍惚等症狀。

細節40:枕頭不要過高

睡覺時枕頭過高,會加大頸部的自然彎度,形成頸部肌肉過度緊張,造成頸部的疲勞、不適感。長時間這樣,還會發生肌肉勞損、攣縮,甚至造成頸椎位置變化。

細節41:使用電腦時間不宜過長

長時間使用電腦,會造成中樞神經處於興奮狀態的時間過長,自主神經紊亂,影響皮膚正常的血管收縮,造成供血不足,使得麵部皮膚幹燥易生皺紋;頭皮營養不足,易脫發且發質幹枯、分叉、易斷。

細節42:飯後漱口好處多

飯後食物殘渣長時間停留在口腔裏,會發酵、滋生細菌,造成口腔疾病。如果飯後盡快漱口,就可以將這些潛在危害及時清除掉。

細節43:將電腦顯示器放低

電腦顯示器放在低一些的適宜位置,可以減少頸部肌肉的緊張度,還可以減少眼角膜暴露在電腦前的麵積,緩解眼睛的幹澀症狀。電腦顯示器最適宜的高度是水平視線向下30°,屏幕略向上傾斜10°左右。

細節44:不要經常揉眼睛

日常生活中,我們的手上經常沾有各種肉眼看不見的細菌。用手揉眼睛時,這些細菌就會被帶進眼裏,引起眼睛發炎,對眼睛造成傷害。

細節45:看東西不要眯眼

人的眼部皮膚非常嬌嫩,幾乎不含汗腺和皮脂腺,也沒有肌肉支撐,自我修複能力較差。經常眯著眼睛看東西,不但容易引起視力疲勞,眼部周圍皮膚經常皺起,眼角也更易出現魚尾紋。

細節46:不要頻繁洗臉

洗臉過於頻繁會破壞臉部皮膚的天然屏障——皮脂膜,降低臉部的自我防禦能力,使細菌乘虛而入,導致多種臉部皮膚問題,如痤瘡等。

細節47:毛巾最好每月一換

毛巾使用過久,空氣中的灰塵、水中的雜質和皮膚上的油脂都會在其上“安家落戶”,並在使用過程中汙染皮膚、阻塞毛孔,給肌膚造成傷害。因此最好每月更換一次新毛巾。

細節48:牙膏不宜久存

牙膏中除了清潔牙齒的物質,還含有發泡劑、摩擦劑、黏合劑、香料和防腐抗菌等多種化學成分,久放之後,這些化學成分相互作用就會使牙膏變質,產生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因此牙膏存放不宜超過10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