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到了非大力推進民主不可的地步(1 / 2)

在如何推進黨內民主方麵,十七屆四中全會看到了繼續推進改革的迫切性,它強調黨的建設要科學化,改革要整體推進,實際上為黨內民主的推進提供了一個平台。

首先要梳理黨的理論

我認為目前黨建方麵最大的問題在理論層麵,黨的理論的深層次問題比較大。一直以來,不少人不相信黨的決議、黨的理論、黨所倡導的東西,而且認為不能信、信了是傻瓜,他們表麵上說得冠冕堂皇,信誓旦旦,私下裏相信的是一套權錢邏輯,完全喪失了對黨的理論和思想體係的信仰。

出現這種情況,根本問題在於,黨還沒有完成從革命黨到執政黨的轉變,黨的理論也沒有得到梳理,原有的否認人的利益、要讓人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那一套理論,還沒有被承認人的利益的新理論所代替,而前者離人們的生活和實際認識水平太遠。因此要改變說一套做一套、信仰缺失的現象,首先必須對黨的理論進行梳理:擯棄那些過時的、不切實際的東西,這是一個艱巨的任務。

改革開放30年,最突出的改變不是執政政策、方法和手段的改變,而是動力機製的改變。建國初期,我們不通過利益機製來實現利益分配,不讓人們自主追求自己的利益,而是實行計劃經濟,由國家進行分配,你是不需要考慮自己利益的,你的利益是由國家來滿足,以為這樣就能避免衝突。這種製度設計看起來十全十美,實際上則使社會缺乏動力。相應地到了政治上,實際上體現出來的更多的就是一種代替人民當家作主的思路。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把對利益的正當追求權還給了老百姓,這樣就出現了利益的博弈、利益的分化和多元化,而利益是需要交換的,一交換,就需要市場,就有了市場經濟,有了人們的獨立意識、自主意識,民眾就有了強烈的民主要求和意識。從這樣一個角度去說,今天民主的發展是大勢所趨,誰也改變不了。

但問題在於,我們的理念、意識形態、經驗和習慣長期沿用過去那一套,用革命黨的思維來思考執政黨的問題,用計劃經濟的方式來解決市場經濟的問題,這些現象依然普遍存在。上層建築不能適應經濟基礎,因此必然產生對民主的不適應。

目前要進一步推進黨內民主,我覺得應該從這四個方麵著手:一是推行有競爭性的選舉,要給人們選擇的機會。二是黨要領導社會建設,鼓勵和支持公民社會的發展,讓人們組織起來。如果執政黨不在這方麵做工作,一旦人們自己組織起來,就容易成為對立麵。三是推進製度建設,以前有了問題,我們可以說是因為製度不完善,現在已經不能這樣說了,因為各種各樣的規定、要求、條例很多了。問題是,這些要求之間的連接出了問題。今後要從單純的製度要素的建設轉向製度體係建設。第四,要進一步推進政府體製改革。目前,黨的運行代替政府運行的情況仍然比較嚴重,這是很多紊亂現象的根源。合理的做法是先設計好政府應該怎麼運作,然後把政黨放進去,而不是相反。

黨內推進有競爭的選舉

很多人認為,中國的民主應該從黨內開始,然後再逐步推廣,我基本同意這種說法。以黨內民主帶動社會民主,這實際上給執政黨加上了一個很重的責任——推進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