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預披露製度的勝利
財專欄
作者:袁元
5月31日,證監會就廣東新大地以及山西天能科技在IPO審核時的財務造假行為作出嚴重處罰。這是繼5月10日證監會對造假上市的萬福生科作出處罰之後,一個月內對財務造假上市公司作出的再次處罰,凸顯了證監會對於財務造假公司“從重從快”的打擊勢頭。
近年來,盡管國內股市走勢低迷,但是對於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來說,日子過得還是相當瀟灑的。實業能賺錢了,做做實業;股價上漲多了,減持點股份,弄點上千萬的零花錢花花;股價下跌時,向中小投資者“秀”一下“增持”的肌肉,買個20萬股,就能讓中小投資者感激得五體投地,可謂是左右逢源。上市公司控股股東的好日子,自然而然引起了那些達不到上市條件的公司股東覬覦,為了能夠擠進上市公司的行列,這些擬上市公司隻能是鋌而走險,通過財務數據造假,來達到上市的目的。此次證監會披露的天能科技為了能夠上市,竟然虛構銷售回款1. 2億元,虛構利潤占到了當期實現利潤的一半以上。真是除了膽大,還有更大膽。
當然了,擬上市公司想要成功過會,光是財務造假還不夠,還得把相關中介機構拉下水,讓這些昧著良心賺“黑心錢”的中介機構為其塗脂抹粉。正是在這些助紂為虐的中介機構幫忙下,天能科技在去年5月成功過會,獲得上市資格。
正當天能科技的控股股東彈冠相慶,準備上市之後大撈一把之際,擬上市公司的信息預披露製度剝開了其業績靚麗的“畫皮”。去年初,監管層將擬上市公司信息預披露時間提前至上會公告發布前一個月,所有擬上市企業都必須更早地接受公眾的監督。當天能科技的上市信息預披露之後,國內財經媒體對其業績產生懷疑,並針對性地對其做了相應采訪和深度調查。調查發現,天能科技所披露出來的很多信息與實際情況並不符合。媒體對天能科技的質疑性文章發表後,立刻得到了監管部門的高度重視,天能科技的上市進程旋即被中止,其大股東意圖蒙混過關,在股市大撈一把的夢想也就成了一枕黃粱,並最終形成了今天這樣的處罰結果。
廣東新大地和山西天能科技被中止上市,讓我們看到了信息預披露製度的威力。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僅僅依靠監管部門的力量來打擊擬上市公司造假上市的行為,很難做到將造假上市者拒之門外。而通過信息預披露製度,或者說把目前擬上市公司信息預披露製度的時間從過會前1個月提前到上會前3個月,並對舉報造假上市者予以重獎,相信打算造假上市的企業肯定會發抖的。
新大地和天能科技上市未果,既是擬上市公司信息預披露製度的勝利,也是資本市場全民打擊造假上市的勝利。很多投資者總是抱怨公司一上市,業績就“變臉”,使得自己的股市投資飽受損失。那麼從今天起,就讓我們每個投資者瞪大眼睛,密切關注著自己身邊上市公司的一舉一動,發現這些上市公司有異常行為就迅速舉報。隻有這樣動員全民的力量,才能還股市一個“晴朗的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