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力不從心,克服職業倦怠(1 / 1)

下麵是南京一名高中教師朱老師的內心困惑獨白:

“剛過而立之年,我自認為還年輕,但像我這樣從教十年的教師,在這所市裏有名的普通高中,竟已被稱為老教師。隨著教齡的增長,我的壓力越來越大。這壓力是莫可名狀的,原因又似乎是多方麵的,常常不敢多想。

工作中的競爭是正常而不可避免的。列寧說,你怕狼,就別到林子裏去。不過,這種競爭的環境可能不太一樣。教育行業中的競爭,歸根到底,仍然是成績的比拚,可成績的最終揭曉又不是三天兩天的事,因此,教師職業似乎是折磨人的。

‘考試不止,壓力不減’。但考試能廢止嗎?當然不能。用考試的方式選賢在中國有悠久的曆史,不考怎麼能分出高低優劣?我所在的學校按入學成績為學生編學號,之後每次大考(諸如月考、期中、期末)後考試號按上次的成績排。有的學生三年未進過第一考場,這真是件遺憾而悲哀的事。

做教師的怎麼可能不在乎教學成績的排名?做學生的怎麼可能不在乎曆次考試的排名?因為排名背後意味著太多的東西!作為教師,我們不能快樂地教,不能使學生快樂地學,不能完成師生間的成功合作,這當然首先是我們教師的失敗。陶行知先生說,教師育人,譬如匠人雕塑作品,若刀法不準,點睛不當,則萬像同毀。每每讀到和想到這句話,我都感到害怕,怕自己就成了一個刀法不準的匠人。

至今無法說清楚為什麼對講台有些留戀,也許我能感受到從事其他工作所不能體味到的滿足與快慰。然而,有時竟也是有些厭倦,因為我會感到疲憊,而這疲憊來自於心底。

也許是我的修養還不夠,達不到遊刃有餘,達不到出神入化……”

★專家健康錦囊

上述朱老師身上出現了現在非常流行的一種心理健康問題——教師職業倦怠。

克服教師職業倦怠可以從以下幾方麵著手:

1.正確認識職業倦怠。學著識別自身職業倦怠的症狀,並在危害產生之前捕捉到它,那麼我們就能很快地恢複平衡。

2.采取積極的態度和措施。作為教師個體,必須采取適當的措施,包括保持對工作的好奇心,堅持對教育工作藝術性、創造性的探索,有意識地觀察自己的工作環境,反省自己的失誤,及時處理問題。

3.堅持正確的信念和職業理想。有人曾比喻,對某一事業的信念和理想是職業倦怠的最好解毒劑。堅定正確的教育觀念和積極的教師信念,培養對學生無私理智的愛與寬容精神,對防止教師職業倦怠是至關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