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醫學臨床上,高血脂症是引發腦血管病、高血壓、冠心病等病的重要導火索,但有的時候,人體的血脂高不一定會得這些疾病,隻有血脂高到了一定程度,才有可能使血管彈性降低、硬化、狹窄,甚至血黏度增高,微小血栓形成。這個過程是一個慢性積累、又在血管裏加工加重的過程,當這種改變發展到某個程度時,才會導致疾病的發生。
人們大多都有這個常識:血脂增高多與人們的生活飲食習慣有關。當然實際病例中,也不排除部分患者有遺傳基因。在醫學研究中,當血脂增高隻是處於初級階段時,也就是說還沒有發現有高血壓、心髒病等心腦血管疾病時,特別是體形超重的年輕人和絕經期的婦女,完全可以用改變生活方式和飲食調理來調節血脂,如控製高脂肪與高熱量食物的攝取,多吃雜糧、蔬菜和水果,並且戒煙限酒,堅持運動與減肥等非藥物治療,隻要持之以恒,就一定能看到效果。
1.在降脂時,能不吃藥最好不要吃
如果人們在選用非藥物治療時效果還不見好,或已伴有高血壓等並發症時,可考慮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一些降脂藥。但是醫生還是提醒人們,降脂治療,能不吃藥就不吃藥,因為任何藥物對身體都會有一定的毒副作用,降脂藥也不例外。何況,即使吃藥也要與飲食調理、運動減肥等結合起來才會有好的效果,不能心理上隻依賴藥物來降血脂。
2.病情嚴重時,應遵從醫囑服藥
如果患者除了血脂異常外,還伴有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及動脈粥樣硬化等病症,或是有冠心病家族史、高密度脂蛋白很低時,則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積極的藥物降脂治療,並堅持配合運動飲食等非藥物療法,將血脂控製在正常的範圍內,以維護血管功能,降低和減輕高血壓、心髒病等疾病發生的危險性。
?健康提示
提醒患有高血脂症的患者在進行藥物治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密切注意服藥後的不良反應,如果發現有嚴重不良反應的症狀應及時停藥,並根據需要采用相應治療。
(2)一般情況下,他汀類藥物和貝特類不能在一起服用。如果高危患者血脂異常需要幾種藥物聯合使用,應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3)服藥後1個半月複查血脂,以後不要超過半年再複查一次。如果降脂效果能夠達到醫生要求的標準,則逐漸改為半年至一年再複查一次。
(4)降脂藥物服用時間長,所以應該根據患者不同的自身情況在醫生指導下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