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們的意識裏,表麵上看起來體形肥胖的人更容易血脂高,這也是一部人偏瘦的人在拿到“高血脂”的診斷後十分不解的症結所在。其實從中醫的角度來看,有六種體質的人最易發生血脂高,如痰濕、氣虛、氣鬱、陰虛、陽虛、濕熱症狀。
據醫學專家的臨床表明,在這六種特殊體質中,最特殊的病症就是痰濕質和氣虛質這兩種。
什麼是氣虛質和痰濕質?如果平時一動就出虛汗,就與氣虛有關,這就是氣虛質;如果總是昏昏沉沉,舌苔又厚,而且胃口不好,大便有黏質,就可能是痰濕體質。
氣虛是因為脾功能不調導致的,而脾功能不調的原因包括飲食不周、受寒、過分勞碌等。中醫認為脾髒運化不良會在體內產生痰濁,如果不能正常地排出體外,就等於患上了西醫診斷的高血脂。
氣虛者運動要適量,平時注意保暖、靜養、不宜多說話,中醫認為多說話會消耗氣息。
對於氣虛的患者,在飲食上則多選用具有健脾益氣作用的食物,如小麥、小米、粳米、黃豆、豆漿、山藥、牛奶、蜂蜜、大棗、蓮子、魚頭、蠔肉、豬心等,不可食用過於黏膩或難以消化的食物。
痰濕體質多為偏食、吸煙、熬夜和高脂肪攝入的人群,這些壞習慣基本都是高血脂的形成原因。可能有一部分人的血脂在體檢結果上還勉強在正常值範圍之內,但是痰濕的體質早已形成,這樣的人要防止高血脂的發生,必須及早改正不良的生活習慣。比如秋天可以用雪梨、百熬一些藥膳進食,多吃些蘋果和山楂,既潤燥又可以降血脂,盡量不要吃一些油膩的食物。
還有其他四種易患血脂高的體質:
陰虛體質:個別有痛經、口唇色暗的女性;
陽虛體質:具有肥胖、頭昏頭暈、耳鳴、腰膝酸軟、怕冷的人群;
氣鬱體質:患有抑鬱、噯氣、伴胸悶、泛酸苦水、失眠多夢、婦女月經不調的人群;
濕熱體質:患有肥胖、心煩失眠、麵紅目赤、便秘尿黃的人群;
?健康提示
由於患有輕微高血脂症的患者,通常在病症初發期沒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覺,致使很多人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間。所以,定期檢查血脂是防治高血脂的重要措施,尤其是有高血脂家族史者、高血壓、體形肥胖者及已有腦中風、冠心病、糖尿病、腎髒疾病的特殊人群,還有絕經後的婦女、中老年人、長期高糖飲食、情緒易激動、精神處於緊張狀態者、生活無規律等等一些人群,更應高度重視血脂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