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健康的生活方式
一、生活方式與健康
人人渴望健康,人人追求長壽。但是現代人處在複雜的社會環境和日益受到汙染的生活環境中,吃五穀雜糧,經四季寒暑,有七情六欲,承受著生活和工作的壓力,危害人類健康的因素有增無減,怎樣才能實現健康長壽的目標?
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資料指出,個人的健康與壽命,60%取決於他自己,15%取決於遺傳,10%取決於社會。在取決於自己的因素中,最重要和主要的就是生活方式。
插入圖(生活方式與健康)
生活方式是一個內容相當廣泛的概念,幾乎人們的衣、食、住、行、勞動工作、休息娛樂、社會交往、待人接物等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價值觀、道德觀、審美觀以及與這些觀念相適應的行為方式和生活習慣等,都可包括在內。生活方式是一個曆史範疇,隨著社會的發展而變化。不同社會、不同曆史時期、不同階層和不同職業的人,有著不同的生活方式。一個人的生活方式受製於他的思想意識,又會反作用於他的思想意識。良好的生活方式有利於身心健康,這已盡為人知,但要真正做到則又不容易。因此自古以來,許多經驗,人們不是不知道,就是做不到,更不能持之以恒地貫徹終身,隻有到健康出了問題,才去找醫生。
從醫學角度言,合理的生活方式對人的健康和長壽關係至為密切。從我國上世紀80年代開展的一項大麵積調查結果發現,在影響死亡的諸因素中,生活方式(包括消費類型、職業危害、有害健康的業餘活動)占37.3%,環境因素(包括社會、心理、身體環境)占19.1%,保健服務因素(醫療、預防、康複)占10.9%。此結果與美國1977年調查結果相似。尤其是生活方式中的消費類型,即不懂衛生知識,不會花錢的行為(如不懂營養衛生,把錢花在抽煙、喝酒上,喜吃肥肉、吃鹽過多、偏食等)被稱為“自我製造的危險”,與大多數死因間關係密切。職業危害中的不正當競爭,有勞無娛、有張無弛“奔馬式”的工作,超負荷地承受心身壓力,也對健康產生嚴重危害,引發疾病。故應及早警惕,防患於未然。
因此,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增進健康是十分重要的。
二、中老年人健康的生活方式
老年人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
1.合理膳食:
兩句話十個字。第一句:一、二、三、四、五,第二句:紅、黃、綠、白、黑。
一是每天喝一袋牛奶。
插入圖(中老年人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是250克到350克碳水化合物(6兩至8兩主食,調控主食)飯前喝湯,食量就自動減少三分之一,而且吃飯變慢。
三是食用三份高蛋白。一份是一兩瘦肉、或者1個雞蛋,或者2兩豆腐,或者2兩魚蝦,或者2兩雞和鴨,或者半兩黃豆。
四是四句話。即:有粗有細、不甜不鹹、三四五頓、七八分飽,(低熱量膳食,若要身體安,三分饑和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