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合理膳食與保健(3)(1 / 3)

第三節 藥膳

一、什麼是藥膳

1.藥膳不等於營養。在目前常用的近5000種中草藥藥材中,可供作藥膳食品的有500種左右,國家衛生部確定的藥食兩用原料有79種。在中醫看來,每一種食物都如同中藥一樣,具有不同的性味,可以根據人們的體質和患者的病症進行辨體和辨證施食,這是藥膳食療的精髓,也是惟一與現代營養學不同的獨特之處。

2.藥膳不是普通食物。藥膳既不是一般的中藥方劑,又有別於普通食物,它強調中藥和食物的合理調配,在藥物或食物的配伍組方上,按藥物食物的性質,有目的地進行選擇調配組合,而不是隨意的湊合。它是取藥物之性,用食物之味,食借藥力,藥助食威的一類膳食。

3.藥膳不是藥。藥膳強調的是一個膳字,是以食物為主,配以少量的藥物。因此藥膳不應有過多的藥物異味,應該是藥借食味,食助藥性,變“良藥苦口”為“良藥可口”,滿足人們“厭於藥,喜於食”的天性。

插入圖(什麼是藥膳)

二、藥膳的妙用

(一)使頭發烏黑防脫的藥膳

頭發的生長與脫落,潤澤與枯槁,都和飲食有關。由於飲食是人體獲得營養和能量的來源,對於脫發患者來說,均衡的營養是生發、美發的根本之道,平時飲食尤要注意:食入足量的含豐富蛋白質的食物,如牛奶、雞蛋、瘦肉、魚類等,因為蛋白質是頭發的生長要素;食入維生素含量高的蔬菜水果,如菠菜、芹菜、蘋果、枇杷等,因為維生素可促進頭發生長、使頭發光澤自然;食入含鋅食物,如動物肝髒、幹果食品,因為鋅可改善頭發組織,增強頭發彈性和光澤。

在注意以上營養物質的同時,選一些藥膳食療方法,可達到事半功倍的療效。傳統醫學認為,頭發的生長與人體血氣與神經的盛衰有關,選用一些補血、溫腎、滋陰的中藥,與食物配合製成藥膳,可以促進頭發生長,防止脫發。

插入圖(藥膳的妙用)

1.何首烏煲雞蛋

何首烏60克,雞蛋2個,加水同煮,雞蛋熟後,去殼取蛋再煮約5分鍾,吃蛋飲湯。本品適用於血虛體弱引起的須發早白、脫發過多、未老先衰,對“虛不受補”者療效更佳。

插入圖(何首烏煲雞蛋)

2.羊骨粥

羊脛骨1~2根,搗碎,加紅棗、桂圓各10枚,糯米100~150克,加水適量,煮粥食用。可從當年冬至吃到來年立春。此粥有溫腎補血的功效,適合脫發兼腎虛腰酸、輕度貧血者。

3.生發黑豆湯

芝麻30克,黑豆30克,枸杞子12克,白糖20克。水煮約半小時後,連湯渣同食。每日1次,連服60天。本品可滋養生發,對失眠多夢者尤其有效。

插入圖(生發黑豆湯)

4.美發養血果脯

幹品龍眼肉50克,小紅棗30克,桑椹子30克,枸杞子30克,蜂蜜適量。加水適量,用小火煎煮30分鍾,放入蜂蜜,煮至汁液粘稠即可。每天吃大約10克。此方有養血生發之作用,對麵色蒼白、陰血虧損者尤為適合。

5.首烏肝片

何首烏60克,枸杞子15克,生豬肝200克,黃瓜200克,油、鹽、味精適量。將何首烏粉碎為粉末,加水300克熬至約100克的濃汁,放入豬肝片泡2~4小時;黃瓜切片。鍋內放油至五六成熟時,放入肝片過油,下蔥、薑末爆香出味,倒入黃瓜片、鹽、味精、少許首烏濃汁、豬肝片、發好的枸杞子,快速翻炒3~5分鍾即成。本品有補肝、祛風、益精、養腎之功。對頭發幹枯、早白、早脫均有效,每周宜服用2~3次。

6.花生衣紅棗湯

花生米100克溫水中泡後,取花生衣與紅棗10枚同放入鍋內,用泡花生米的水,小火煎煮約半小時,加入適量紅糖即成。每日飲3次,飲湯食棗。此方有養血補血之效,適於身體虛弱者的生發、烏發。

插入圖(花生衣紅棗湯)

(二)降血脂的保健湯

血脂高大多意味著血黏度增高,是心腦血管的危險誘因,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心絞痛、心肌梗塞、腦血栓和腦動脈硬化等症。注意科學飲食,少食高脂肪和高糖食物,已被證實是降血脂的有效措施。因此,對於血脂偏高但未出現並發症的患者,可以通過堅持食用以下的保健湯食,達到降低血脂、防止病情進一步發展的目的。

1.海帶木耳肉湯

海帶、黑木耳各15克,切絲,瘦豬肉60克,切成絲或薄片,用澱粉拌好,與海帶絲、木耳絲同入鍋,煮沸,加入味精和澱粉,攪勻即成。

插入圖(海帶木耳肉湯)

2.百合蘆筍湯

取百合50克,罐頭蘆筍250克。先將百合發好洗淨,鍋中加入素湯,將發好的百合放入湯鍋內,加熱燒幾分鍾,加黃酒、精鹽、味精調味,倒入盛有蘆筍的碗中即成。

3.山楂鯉魚湯

取約500克的鯉魚一條,山楂片25克,麵粉150克,雞蛋一個。先將鯉魚洗淨切塊,加入黃酒、精鹽浸泡15分鍾。將麵粉加入清水和白糖適量,打入雞蛋攪成糊,將魚塊入糊中浸透,取出後粘上幹麵粉,入爆過薑片的油中炸3分鍾撈起,再將山楂加入少量水,上火煮透,加入生麵粉少量,製成芡汁水,倒入炸好的魚塊煮15分鍾,加入蔥段、味精即成。

4.山楂首烏湯

取山楂、何首烏各15克,白糖60克。先將山楂、何首烏洗淨、切碎,一同入鍋,加水適量,浸泡兩小時,再熬煮約一小時,去渣取湯,日服一劑,分兩次溫服。

5.山楂銀花湯

取山楂30克,金銀花6克,白糖20克。先將山楂、金銀花放在勺內,用文火炒熱,加入白糖,改用小火炒成糖餞,用開水衝泡,日服一劑。

插入圖(山楂銀花湯)

6.紫菜黃瓜湯

取紫菜適量,黃瓜100克。紫菜水發後放精鹽、醬油、生薑末、黃瓜片,燒沸,最後加入味精和香油即可食用。

(三)藥膳治感冒

老年人由於髒腑功能減退,正氣不足,體質虛弱,所以極易患感冒。而一旦感冒,常無典型症狀,起病比較緩慢,容易被忽視。如不及時治療,可因新感冒引發痼疾。因此,對年老體衰、體弱多病的長者,在感冒一開始就必須要提高警惕。老年人感冒的各種療法中,飲食調養簡便易行,是一種較好的輔助療法。下麵介紹一些食療方法:

1.肺氣虛症:除感冒的共同症狀外,臨床以惡風(或惡寒)、發熱、咳嗽、氣短為主要特征,舌質淡,苔薄白,脈浮虛。藥膳方:大雪梨一個,川花椒50粒,麵粉50克,冰糖30克。將梨削去外皮,在其表麵均勻地戳約50個小孔,把川花椒逐個按入孔內。麵粉加適量水,揉成麵團,擀成薄皮,包在梨的表麵,用熱柴草炭煨熟,或放在烘箱內烤熟。取出梨,剝去表麵外皮,扒去川花椒不用。將冰糖放在鍋內,加少許水煉成糖汁,澆在梨上,即可食之。這個“川花椒梨”藥性平和,對體弱肺虛、外感風寒、寒熱咳嗽者均有療效。

插入圖(大鴨梨)

插入圖(冰糖)

2.脾氣虛症:除感冒的共同症狀外,臨床以惡寒發熱、鼻塞流涕、倦怠無力、腹脹為特點,舌質淡,有齒痕,苔薄白,脈細弱無力。藥膳方:鯽魚1尾(約150克至200克),黃芪15克至20克,炒枳殼9克。將鯽魚洗淨,去鰓、鱗、內髒。先煎黃芪、枳殼,30分鍾後下鯽魚,魚熟後,加少量薑、鹽調味,取湯飲之。鯽魚、黃芪益氣健脾,枳殼調和中氣,三味合用,具有補氣之功效。不僅適用於脾氣虛症的老人感冒飲,也可用於脾胃氣虛所致的其他慢性疾患。

插入圖(鯽魚湯)

3.脾肺氣虛症:除共同症狀外,臨床以惡寒發熱、咳嗽、腹脹為特征,舌淡苔白,脈細弱。藥膳方:鮮山藥30克,百合20克,杏仁(去皮)10克,粳米60克,生薑15克,大蔥莖2根。前4味熬粥,後2味煎湯,與米粥同食之。具有健脾、潤肺、止咳、定喘等功效,適用於脾肺氣虛症老人食用,每天1至2次。食量小的老人,可按比例減量食之。

插入圖(山藥2)

插入圖(杏仁)

插入圖(粳米)

4.脾陽虛症:除共同症狀外,臨床以畏寒發熱、鼻塞流涕、腹脹為主要特征,苔薄白膩,脈浮緩。藥膳方:鵪鶉一隻,淮山藥30克,黨參15克,生薑10克,肉桂3克。先將鵪鶉去毛和內髒,洗淨,切塊,與後4味共煮,加少量鹽調味。30分鍾後食肉飲湯。

插入圖(脾陽虛症)

5.脾腎陽虛症:除共同症狀外,臨床以惡寒發熱、鼻寒流清涕、四肢不溫、腰酸膝冷、神疲倦臥為主要特征。舌體嫩胖或有齒痕,舌質淡,苔白滑,脈沉遲細弱或無力。藥膳方:黃狗肉500克至2000克,桂皮、小茴、八角、蘋果、生薑、鹽各適量。將狗肉洗淨切塊,加入調料燉熟食用。狗肉補腎溫脾胃,八角等調料均為溫熱之品,諸味合用則具補益腎陽、溫健脾胃之功效,最適於脾腎陽虛症老人食之。如又感受風寒,可在調料中加入大蔥、芫荽二味。

插入圖(狗肉)

插入圖(蘋果)

(四)食療去眼疾

1.雞肝羹

將雞肝洗淨切碎,加粳米200克、豆豉20克同煮成羹服食。此方適宜於有退行性視力減弱、視物昏花的老年人。

插入圖(雞肝)

2.豬肝羹

將豬肝250克洗淨切碎,加蔥白、豆豉煮至快熟時,加雞蛋2個同煮成羹。對老年人肝虛目暗、營養性弱視、遠視、夜盲有療效。

插入圖(豬肝)

插入圖(豆豉)

插入圖(雞蛋)

3.枸杞粥

將枸杞子30克、豆豉50克、粳米100克同煮為粥,不拘時食用。主治目暗昏花、老年多淚、目眩等症。

插入圖(枸杞粥)

4.薺菜粥

將薺菜、粳米各100克同煮為粥,早、晚食用,對老年人眼生翳膜、暴發火眼、視網膜出血、虹膜睫狀體炎有輔助療效。

插入圖(薺菜粥)

(五)蘿卜藥膳

蘿卜也稱萊菔、菜頭、蘆菔、蘿白、紫菘、溫菘等,祖國大地廣為栽種。相傳三國時曹操領兵南下,兵丁人等多患瘟疫,危難之時百姓送來蘿卜終得解脫。還傳說唐朝女皇武則天吃了洛陽的蘿卜菜後頗為讚許,定為宮廷筵席的第一道菜,流傳後世稱為“洛陽燕菜”。民間把蘿卜當成看家菜,有“冬令蘿卜小人參”和“冬吃蘿卜夏吃薑”之說。

蘿卜品種繁多,如白蘿卜、紅蘿卜、青蘿卜等,但民間俗稱的黃蘿卜(胡蘿卜)不在此列。蘿卜味甘、辛。因品種不同,其性涼、性溫各有其說,入脾、胃、肺經。具有下氣寬中、消積導滯、止咳化痰等功能。適用於胃氣上逆、食積脹滿、咳嗽痰阻等症。

蘿卜中含有豐富的木質素,用這種木質素喂養小鼠發現,可明顯抑製腫瘤生長,並能使巨噬細胞活性增加。蘿卜中含有的芥子油和大量粗纖維,都可以促進腸蠕動,防止便秘,減少大腸中毒素的自我排解,有利於預防大腸癌。蘿卜中維生素A和C都很豐富,加之含有糖化酵素,有利於致癌物質亞硝胺的分解。

插入圖(紅蘿卜)

插入圖(蘿卜2)

插入圖(蘿卜3)

由於蘿卜有“下氣降逆”的作用,氣血兩虛的人多吃蘿卜容易感到乏力,所以吃蘿卜時應多配以補益食品。如在燉羊肉、豬肉、雞肉時加入蘿卜,可減少滋膩,並助消化。

蘿卜的藥用民間流傳頗多,如紅蘿卜煎汁可發汗,治風寒感冒惡風無汗;蘿卜汁有預防膽結石的作用;白蘿卜搗爛如泥外敷局部可治腮腺炎;常飲鮮蘿卜汁有緩慢降壓作用等。蘿卜種類較多,成分也有差異,胡蘿卜素、核黃素含量以白蘿卜為多,尼克酸含量以紅蘿卜為多,磷及維生素C含量以“心裏美”蘿卜為多。蘿卜食療方舉例如下:

1.健脾理氣方:豬或羊肉300克切塊,加橘皮少許入鍋燉熟,酌加鹽、胡椒等,吃肉喝湯。注意不要加醬油。花椒、大料、薑、桂皮等辛溫發散之物少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