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父母的就是這樣,這事兒上老愛跟著瞎操心,有時候真是著急啊。每當在街上看見一路走過的男孩女孩親親密密,我都忍不住要用羨慕的眼光多看上兩眼,有時心想:人家的女兒並不比咱的女兒漂亮呀!
那個總是張著翅膀端著弓箭的愛神,怎麼就不朝女兒身邊兒飛呢?
想想我們那個年代的男孩女孩戀愛多簡單呀,而且質量和成功率也高。經人一提,條件搭點兒邊兒的十有八九都能成,相處個一年半載的就結婚成家了,一直白頭到老都沒有二心。根本沒研究過什麼緣分,也不再多想什麼合適不合適自己,合適不合適對方——隻要結了婚,就必須適合自己,適合對方。
可能真的是年代不一樣了,咱也不能老拿那個年代的觀念和想法兒,去和現在的孩子們說事兒了……有一次去書店,突然眼前一亮——我發現了一本粉紅色封麵的所謂什麼什麼計劃,下麵一行字雖小卻非常醒目,“哈佛MBA女性擇偶策略”。這本書差不多30塊錢,不便宜,但我還是毫不猶豫地買下了。回到家以後,我故意把它放到了寫字台上一個醒目的位置。女兒瞄了一眼,還給我的是一個“嗤之以鼻”的笑。幾天後我再看那書,還在原來的位置上,嶄新如初,油墨的芳香熗得我心裏酸溜溜的。轉念又安慰自己,沒準兒在我沒注意的時候也翻過幾頁呢?
後來也沒少有親朋好友為她介紹覺得合適的男孩子,可大半是一麵之交二麵不見。印象中曾記得有個男孩180多厘米高,是某個機關的公職人員,女兒似乎比先前上心了。可惜不知什麼原因,隻見了兩次麵就沒再聯係過。事後女兒消沉了幾天,我什麼都沒問,也偷偷地替她擔心了幾天。我不擔心別的,隻怕未曾經曆過感情的女兒內心留下什麼陰影,從此更不把感情的事放在心上……
不過我的擔心很快就消散得無影無蹤了。因為很快,沉鬱了幾天的女兒又重新綻放了笑容。不久後她趁假期約了三個要好的女孩子一同去大連旅遊,說要給自己的心情放個假。那個假期後,女兒整個人顯得更加靚麗了!我很開心,比她的“戀愛”沒有失敗還要開心——因為女兒真的長大了,已經懂得修整自己的狀態和心情了!
我想我可以放下自己的擔心了,也可以放放自己以往的瞎操心了。因為女兒從內到外都那麼成熟,從心智到心靈都那麼澄明。對感情,女兒一定會有自己的認識,而且我相信會是正確的認識;女兒也會有自己的選擇,我同樣相信會是非常明智的選擇。我這個還算年輕的“老太太”呢,就盡管安下心來,多享受幾天“床前小兒女”的幸福吧——別哪天冷不防帶回個想嫁的小夥子,再去拉著女兒掉眼淚說舍不得……
這真是一對可愛的母女——可愛的女兒,可愛的母親!人們常說,女兒是媽的貼心小棉襖兒,說的正是母女之間這種格外熨貼和甜美的情感。“家有女,萬事足”。就像歌兒裏唱的,女兒縱使偶爾成為母親心頭的負擔,也是甜蜜的“負擔”。
城外星光
冬天的風又冷又硬,刮在臉上如刀割般生生地疼。夜晚的燈光冰涼如水,卻很迷人。這是個沒有月色的冬天的夜晚。天黑的早,獨自站在城外山腰上放眼望去,古老小鎮輪廓清晰,燈火通明。千家萬戶都在圍著火爐溫暖地烘烤光陰,而其中沒有一盞是為自己閃爍。看著眼前夢幻迷離的色彩,海波的心情是暗淡的,空洞的。
仰望穹空,很快他在城市東北角找到了一顆又大又亮的星星。這是今夜唯一能帶給他溫暖的燭照,他慶幸。小心翼翼地守護著它,象找到一棵珍貴的救命稻草,久久,久久仰望。也許這個世界上唯有它能聽懂他的聲音,能夠感受到他脈搏的跳動。也許。
急促的電話鈴聲打破了暫時的靜謐。是劉慧溫吞冷漠的聲音,開口還是熟悉的一句:“你在哪?”同樣是麵無表情地回答:“我在外麵,有事?”“你這個人也太沒意思了,這個時候還躲著我?”海波本想辯駁,但想想算了,事情原本如此,何必欲蓋彌彰?稍作停頓,他說:“先就這樣吧,一會兒我去找你。”
收起電話,一份久違的憂傷浮上心頭。仰麵再去尋找剛才那顆閃亮的星星,突然就再看不到它的蹤影。他有些緊張,有些慌亂,有些神魂不舍。美麗的相逢啊,為什麼隻是簡短的一瞬?
眼前越發漆黑模糊,輕輕試一下眼角,這才發現滿手潮濕。男兒有淚不輕彈,好在有夜色作屏障,好在沒有一個人看到。過了今夜就好了,過了今夜,明天的海波就又是那個頂天立地、英俊挺拔的帥小夥。過了今夜,很快他就要洞房花燭,迎娶他生命中第二個新娘,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