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容是一種美德。千百年來,寬容造就了中國人和諧友愛、寬厚大度的民族性格。香港紅十字會會長邵逸夫曾說過,寬容是生活幸福的一劑良藥,是一個人的修養和善良的結晶,更是一把開啟健康之門的鑰匙。
寬容有利於身心健康
寬容,指的是寬厚和容忍,寬大有氣度,原諒和不計較他人。寬容是一種良好的心理素質,表現對人和事的理解和諒解;寬容也是一個人思想成熟的一種表現,顯示出氣度和胸懷。
寬容是一種美德。千百年來,寬容造就了中國人和諧友愛、寬厚大度的民族性格。香港紅十字會會長邵逸夫曾說過,寬容是生活幸福的一劑良藥,是一個人的修養和善良的結晶,更是一把開啟健康之門的鑰匙。
一個具有寬容美德的人,他的愛心多於怨恨,他樂觀、豁達、忍讓,而不悲傷、焦躁、惱怒;他對自己伴侶、親朋、同事的不足之處以愛心勸慰,自然不會產生隔閡與怨恨,甚至還能化幹戈為玉帛;他心情舒暢地與人相處,不會出現神經中樞、內分泌係統功能失調,還能促進人體分泌出更多有益的激素、酶類,調節血液流量,進而增強人體的抗病能力。
不善寬容別人的人,當受到某些批評或打擊後,本能的反映就是報複。報複雖能發泄當時的怒氣,減輕一時的不快,但是,這種報複行為,將會激化矛盾,甚至失去理智,釀成禍端,造成嚴重後果。加之,受緊張心理的刺激,焦灼不振,陷入夜不成眠,多驚易恐的深淵不可自拔,極易使機體內分泌功能失調,傷害身心,導致疾病。
相關研究人員在最近進行的一項研究中,要求71名大學生分別采用寬容和非寬容的態度來回憶一個自己受傷害的情景,每個過程持續了大約16秒,然後進入一個放鬆期。在非寬容期間,他們要在腦海中重放事件全過程,回憶了他們所受到的不公平際遇,他們感受如何,以及他們持續怨恨的感覺。
結果發現,在非寬容時期學生們的平均心率從每4秒1.75次的基礎值增加到每4秒2.6次,血壓在4秒一個周期的研究中升高了2.5mm/Hg。但是當學生選擇對傷害他們的人采取寬容態度,並且主要集中在對他們的人格原諒時,他們的心率每4秒平均下降了0.5次。
由此可見,寬容不僅對其他人來說是一種客氣的表示,而且對寬容者本人的健康也是有利的。當你要發怒的時候,請嚐試讓自己冷靜下來,深呼吸,努力去寬容別人吧!
平衡專家一點通
法國文學大師雨果曾說過,“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寬容是一種博大,它能包容人世間的喜怒哀樂;寬容是一種境界,它能使人生躍上新的台階。寬容是一把鑰匙,它能幫你開啟健康之門。
怎樣才能做到寬容
寬容,不但是處世做人的一種品格,而且是溝通心靈,化解矛盾的潤滑劑,更是開啟身心健康之門的鑰匙。要做到寬容處世,就要嚴以律己,與人為善,氣度寬宏,光明磊落。並且還要有勇氣,有愛心,有付出。具體來說,應做到以下幾點:
要有一顆善良的心
善良是世間最美好的品質,它讓我們用充滿愛和同情的眼光來看待這個世界。它是快樂的源泉,它帶走了不必要的煩惱和痛苦,給予我們最簡單的快樂。同時也正是善良讓我們的世界更加美好。善良是寬容的基礎,誰擁有一顆善良的心,誰就可以做到寬容。
要學會理解
“理解萬歲”是我們經常提起的口號,也是關於理解最簡單的表述。隻有我們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理解他人,才能發現更多的東西,看得更全麵。理解是寬容的基礎,寬容是理解的升華,想做到寬容,應先學會理解。
要有大度和豁達的胸懷
自私狹隘、斤斤計較是人際交往中的一道屏障,沒有人喜歡和自私狹隘、斤斤計較的人交往,如果你想擁有更多的朋友,那麼你一定要清除這道屏障。學會大度和豁達,這是做到寬容的關鍵。摒棄自私狹隘,選擇大度;避開斤斤計較,走向豁達,隻有這樣,你才能做到寬容,你的生活也將因此而不同。
要善於學習
在生活和工作中,要想做到心態平和,要學習人際關係,知道如何處世待人;學點糊塗學。其實“糊塗”並非貶義詞,與“認真”並不矛盾。糊塗大多數是“裝糊塗”,心裏是明白的。“小不忍則亂大謀”,“水之清則無魚”。但大事要明白,小事可裝糊塗;學點心理學和傳統的中醫七情生理學,了解人體幾種種髒腑功能,以及心理與生理的關係,了解七情是正常心理活動,過或不及在致病中的作用,達到自我控製和調節,輕鬆做到寬容處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