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克勝:謀生謀義謀多元
商道
作者:胡雅馨
唉!
匆匆忙忙,
又奔,
去找忙,
找出力的地方。
在奔的路上,
窗外夏天帶來的綠色,
勾起了生活的暢想。
——節選自趙克勝的《奔》
趙克勝先生,在正和島上昵稱“趙大爹”,真實身份是青島多元集團董事長,衍生身份是詩人、慈善家、奧運火炬手、大學生創業實踐導師等等。他活得像個戰士,盡管已年近花甲,但每天充滿激情,準備著當人生和事業需要奮力一搏時能精準直達目標,不留遺憾。
自1984年至今,趙克勝從基層到高層,切身經曆著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經濟發展變遷史,多年的企業經營所積累的實戰經驗讓他對現下的經濟走勢極其敏銳,對傳統行業的質變深信不疑且已開始布局新的戰略規劃。以多元集團30年的發展經曆看,傳統行業的生命煥發時代已然到來,不管什麼“雲”,最終的落腳點還要與變革中的傳統行業相契合。
可以想象每天8點準時到辦公室的趙克勝,以多元錦江大飯店57層的高度俯瞰整個開發區,心中所想依然是“奔”!
多元與惟一的不悖之路
“我就是個小生意人”,標準的嶗山青島話從趙克勝嘴裏蹦出來立刻讓人忍不住笑了。
30年前,趙克勝以青島開發區第一個區級改製公司總經理的身份高調亮相,成立了青島多元建設工程公司,之後的十幾年,他以實幹家的架勢迅速在開發區做了幾個地標性的城市綜合體,多元大廈、青島國貿中心、多元錦江大飯店等都是他的代表作。“小生意人”做的都是大生意。
多元集團正如其名號,涉足的行業多達8個,商貿、地產、酒店管理、園林建設、度假村、物業管理等等,管理上涇渭分明,但項目上又彼此融合。現在趙克勝有想法把集團帶到另一個更高的發展層次,“在國家城鎮化進程中,我們已經具備運作大型產業的能力,新型城市綜合體、大型電商產業穀、高端休閑生活館、大型文化商業街是下一步主要的發展方向。”
“城鎮化進程從現在的40%要達到70%左右,還有三四個億的人口要從農村的生活環境轉入到城市來,這個轉變過程就是中國像我做這類行業的人的最大的商機。在城市化進程中需要就業,需要崗位,需要一部分非高職群體的人的生活出路,所以我想在這方麵下點功夫,多創造老百姓自食其力的勞動崗位,同時在此過程中會創造和配置大量的國家稅源”,他認為商業地產會在城鎮化建設中起到帶頭作用,“商業文化街可以把地域的古老和現代文化包容進來,這些行業都會創造大量就業崗位,對於一個地域的就業,對於一個地域人民生活的提升,對於一個地域城市形態的改變會起到很大的拉動和提升作用”。
趙克勝是位高產的詩人,談古論今,思維極具跳躍性,其實也意味著他對一件很普通的事情想法會很豐富,他對事業的發展領域著眠點看似簡單,但有點類似於“給我一個合適的支點,我會撬動地球”。談到休閑生活館,他告訴記者,“中國五千年的文明史是座巨大的寶藏,這裏邊的文化珍品直到現在我們也沒有好好發現和發揚。尤其是青島這塊寶地,向東有中華文明的延伸文化——日韓文化,向西是孔孟文化,再加上開發區的自然條件,經過近30年的開發,各方麵條件都很成熟,在這裏建一個滿足大家需求的休閑度假生活館,讓外國友人心甘情願、愉快地拿著美元、英鎊到這裏來消費,把咱們的石油、礦產都放起來,留給子孫後代。這樣的經濟發展模式我覺得可以一試。”
美和唯一性是趙克勝的事業價值觀,2008年建成的山東最大的城市綜合體——青島國貿中心是最好的證明。與眾不同、唯美的城市建築風格是他一貫的追求。“對美的欣賞本身就是節約了我們的城市開發成本,而現在我們最需要做的也是培養國人對美的看法和追求,這無形中也節約了我們的自然資源,多創造點美好的惟一的東西就等於幾何倍數地創造了經濟價值。”
永動機
趙克勝是一個對自己有明確要求的人,“像勤勞的小蜜蜂一樣去賺錢,不避諱,且積極努力。”
上世紀80年代初,他進入當時的青島交運公司,從汽車修理工到辦公室文書,再到青年書記,心裏一直深刻惦記著怎麼能賺錢。有了“私心雜念”的動力,單位的任何工作他都搶著去做,泥瓦匠的活他都不放過,“勇挑重擔的好處是你什麼都可以接觸到,大家都喜歡你,還能掙著每天6毛錢的加班費,當然還能發現裏邊的賺錢機會。到了年底青島市政府還獎勵我30塊錢,激動得一個月睡不著覺。”這段經曆後來被總結進多元集團的企業文化:以人為本,追求富裕,為私大公,讓一部分有能力的人先富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