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亞旗:“營銷”鄭淵潔
人物
鄭淵潔對兒子鄭亞旗的教育比童話更像童話:兒子從小便可對父親直呼其名。小學畢業後完全由父親在家展開私塾式“定製教育”。18歲後自食其力。如今,鄭亞旗已經31歲,無論精神還是物質狀態,看上去都可以很好地在社會中立足。鄭淵潔讓鄭亞旗的人生與眾不同,而鄭亞旗以新一代的理念和工作方式輔助鄭淵潔成為中國作家裏的首富。
8月14日,中國首套專門定位於兒童網絡安全教育的叢書《皮皮魯送你100條命》360特別版在北京舉行了新書發布會。此套叢書由360公司和北京皮皮魯總動員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聯合製作,“童話大王”聯手“安全大王”,彌補了目前我國兒童網絡安全教育的空白。
“父親的品牌,在一代人心中有那麼大的影響力,不運作特可惜。”聊自己的創業初衷,北京皮皮魯科技CEO鄭亞旗說,他的父親鄭淵潔的書盡管在這20多年裏,累計銷售上億冊,但他認為,鄭淵沽童話品牌的商業價值的開發度,遠遠不夠。
中國教育體製下的“另類”
生在“童話大王”家,鄭亞旗的成長過程注定與眾不同。滿世界都是童話書和動畫片的鄭亞旗獲得了中國孩子少有的自由,這也讓他與學校裏被家長嚴格管教、束縛的同學少了許多共通之處。
尤其在鄭亞旗1993年接觸互聯網之後,他發現自己可以通過一條網線與世界連接,完全解決人際交往等需求,就很少與學校的同學、現實生活中的夥伴交流了。他認為,“我接觸的東西與其他孩子完全不一樣,我玩遊戲,看動畫片,可其他孩子的生活比較單調,家長給孩子的束縛很多。”
當其他孩子談論甲A、小虎隊時,鄭亞旗正熱衷於跟家裏有電腦的兩個朋友聊WINDOWS出了新係統,DOOM2麵市了,而在網絡這個虛擬社會中,鄭亞旗能找到更多與自己有相同興趣的人,盡管相對於鄭亞旗,他們的年齡偏大,最小的也有20多歲。
父親鄭淵潔看到孩子能夠通過互聯網很好地與外界溝通之後,更加堅定了讓兒子退學的信心。從小學二年級開始,父子倆就“密謀退學”。
沒上小學的時候,鄭淵潔一直都把愛和平等放在首位教育鄭亞旗。可後來發現學校並不是以這種理念來教學的。在鄭亞旗的記憶裏,“老師和我們就像貓和老鼠一樣,早上老師來之前教室裏還一片說話聲,老師一進來,所有學生都像見了貓的老鼠一樣,一句話都沒有,坐得直直的。”
鄭亞旗是特老實的孩子,從來沒有忘帶過書,忘交過作業。不過經常有學生犯了錯就被罰站,這還是輕量級的,最惡劣的鄭亞旗至今記得,老師說小孩子長大了沒出息,沒出息到什麼地步呢?這位老師老掛嘴邊上,說“你長大了吃屎都接不到熱的”。
鄭淵潔說“花草都是有生命的”——有點誇張,可是一個孩子至少應該被尊重,不能被這麼訓斥。這和鄭淵沽從前和鄭亞旗說的完全不一樣,鄭亞旗回家問他,“是你說得對還是老師做得對”,鄭淵潔說“是我說的對”。“那你就和老師說啊”,鄭淵潔說“殺了我也不敢,你還在那上學,我怎麼能說”。
另外一點是學校對所有的學生都教授一樣的內容,用一樣的教材。全班50幾個學生,有各種不同的類型,起碼可以分為幾種不同的教材,比方說形象思維的,抽象思維的,喜歡數學的孩子都可以學不同的內容,應該是有區別的。鄭淵潔覺得小學一年級老師應該多去研究發現每個學生適合什麼教材,鄭亞旗覺得起碼應該是這樣的。所有人都學成一樣的,那社會還發展什麼。每個人應該有自己的想法。“不是說把一塊地方圍起來,建幢樓,讓孩子辛辛苦苦地天天到裏麵上學,那才叫學校,學習應該是有樂趣的。”
為此,鄭淵潔糾結很久,也征求了恩師和朋友的意見。但當時沒有一個人給予明確的建議,畢竟這在現代中國教育中沒有先例。好友崔永元曾向鄭淵潔表達了幾分擔憂,在家學不學東西倒無所謂,關鍵是別把孩子關成自閉症。
給兒子辦理退學手續時,鄭淵潔的想法很簡單:如果自己教育鄭亞旗失敗了,還有他老子在,他還可以像他老子一樣當作家。小學畢業後選擇退學的鄭亞旗成為中國教育體製下的“另類”,在父親的規劃下,在家繼續接受教育。
鄭亞旗的中學教育從每天下午開始,三節課。主要科目是鄭淵潔親自編寫的《鄭家菜》,參考了從小學到高中的10部標準教材。次要科目包括法製課《皮皮魯和419宗罪》,創新和懷疑課《腳踏實地目空一切的貝塔》、哲學課《魯西西和蘇格拉底對話錄》、性知識課《你從哪裏來,我的朋友》、安全自救課《再送你100條命》等。
鄭淵潔還聘請了退休的高級教師,教授其他課程。這樣一對一的上課方式讓鄭亞旗一點都不敢怠慢。而考試,是鄭亞旗自己設計的一張卷子。如果他能用這份卷子考倒鄭淵潔,便是考試合格了。
作為“童話大王”的兒子,鄭亞旗感受到的不全是童話般的美好,還有平常孩子想不到的壓力。讀小學時,鄭淵潔對鄭亞旗的要求僅僅是“不留級就行”。但有同學蹦出來指著他,“你是鄭淵潔的兒子,才考這點分,對得起你爸爸嗎?”鄭亞旗笑著說麵對這種指責,感覺很委屈。
在鄭亞旗的成長曆程裏,類似的質疑太多太多。當他做得好時,別人會質疑都是“爸爸幫的”;當他做不好時,又會有人奚落。鄭亞旗認為,“鄭淵潔”這三個字帶給自己負麵的影響一直持續到21歲,正是大家的質疑讓他的抗挫折能力更強。
而現在,應該說更早,他意識到“鄭淵潔”是一個品牌,一個值得好好經營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