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王紅衛的設計與生活(1 / 2)

王紅衛的設計與生活

封麵報道

作者:趙春豔 王紅衛

王紅衛

公益海報設計《魅力東方—敦煌》

第一次知道王紅衛這個名字緣起一位朋友送給我一隻寓意“馬年如意”的有獎郵資信封,最亮眼的是上麵的郵票,方寸之間一匹紅馬昂首奔跑,比例勻稱、體格矯健,馬鞍以銅錢紋裝飾,並配以蓮花紋、雲勾子等吉祥紋樣,充滿東方韻味,但又有很強的現代裝飾風格。

1989年,王紅衛從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現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畢業並留校任教至今,在視覺傳達係一直從事字體、版麵、書籍等設計的研究和教學。知識是珍寶,但實踐是得到它的鑰匙,20多年來,身處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學一線的王紅衛老師,帶著研究生一起完成了許多重量級的項目,例如北京奧運會官方禮品書《丹青陶韻》、清華百年校慶的禮品畫冊和中國鐵路總公司高鐵的內部視覺導視設計等,備受業界讚譽。

人們常說藝術來源於生活,設計亦是,藝術家擅長以感性的思維彰顯自我,設計師則在解決問題時又多一分理性,他們都是熱愛並享受生活,擁有一顆愛美之心,且對周遭有著敏銳觸角的人。這一點在我剛剛踏入王紅衛老師工作室時,就已經深深感受到了。雖然正值冬季,工作室的小花園依然能想見它在盛夏之時的繁茂和精致,透過落地玻璃窗,見兩位先生正在茶室裏對飲清談。進屋後,其中一位先生迎了上來,這一定就是主人王紅衛,經過介紹得知兩個人正在討論設計新書的事情。一般設計師都是按照出版社的要求去完成,而王紅衛接到任務提出的第一個要求是“能不能請作者來喝茶”。這已經是他們第二次喝茶,上一次喝茶的“結果”——《教育的溫度》此時就靜靜躺在茶桌上,藍灰色的硬質封麵,溫文爾雅,一朵圓融的寶相花隱約其上,遠遠望去與眼前的作者先生如出一轍,這樣的設計怎叫人不如意?實際上“請作者來喝茶”是王紅衛每次開始一個項目之前跟作者的溝通時間,不僅是為了了解作者對設計的要求和想法,還要通過作者對作品有更深的體會,把握內容的核心思想和設計方向後再去實施技術層麵的編排。“我認為書籍設計的關鍵,在於品位和責任,先從作者和讀者的角度出發,再用設計師的思維將紙質書的功能和特色最大化的發揮。”

盛夏的果實工作之餘、閑暇之時,工作室後院的小花園成為大家的樂園,精心嗬護著一花一草一木。

“紅衛設計”到西北采風。“紅衛設計”團隊到奧林匹克森林公園運動。王紅衛在德國考察。

最近幾年,王紅衛的設計風格更偏向簡約、質樸、含蓄——這一點,工作室濃厚的文化氛圍可做注腳,對其設計作品賞識、能與他的風格產生共鳴的也多是老一輩的藝術家、學者,也許和年齡有關,又或許是與中央工藝美院的教育有關,對東方語言的把握是下意識的。由他設計的作品中均能觸摸到精致的東方圖案:飄逸飛天、線描花草、吉祥紋樣、工筆花鳥、古典裝幀……李政道先生《物理的挑戰》、設計界泰鬥陳漢民先生的《視記50》、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院長常沙娜的《中國敦煌曆代裝飾圖案》和傳記《黃沙與藍天》、紀念吳冠中先生的《追思文集》、丁紹光先生的《天堂鳥》、《王大中教育文集》等等,濃鬱的東方韻味,將讀書人帶入簡單、質樸、含蓄,卻又餘味無窮的世界,足以讓你捧在手裏慢慢品讀,舍不得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