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教師的課程創新是創新教育的起點(1 / 3)

教師的課程創新是創新教育的起點

創世界

作者:毛澄潔

站在當下看未來人才培養

當前,技術發展迅猛,世界各國紛紛推出自己的高新產業發展大計。例如:中國的“互聯網+”計劃,德國的“工業40”,美國的“新硬件時代”,日本的“機器人計劃”等,所有這些都圍繞著一個核心要素,即麵向未來的創新人才。李克強總理提出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口號,標誌著中國走向創新與培養創新人才的決心與行動,但要實現這樣的目標,我們現在的教育行嗎?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中國在2010年全球創意指數(The Global Creativity Index)的排名中位列第58位,遠遠地排在了新加坡、台灣、香港之後。根據美國城市社會學家理查德·佛羅裏達、愛德華·格裏則提出的著名的3T理論,分別從人才指數、技術指數、寬容度指數3個維度來進行的綜合評價,中國在創意人才方麵是很落後的。創意人才如何培養呢?

最近,中科院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的《中國現代化報告2015》發布。報告完成世界131個國家1970年至2010年的工業現代化定量評價。報告顯示,2010年中國工業水平比德國、英國大約落後100多年,比日本落後約60多年。中國需要什麼樣的人才?

美國培生教育集團提出的21世紀人才核心能力(5C)為:批判性思考能力,溝通與交流能力、合作能力、創造力、跨文化能力。這樣的人才如何來培養呢?

筆者認為Scratch創意課程的開設與普及是其中的一種選擇。

Scratch是什麼

Scratch是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媒體實驗室IMIT Media Labl設計開發的一款麵向兒童的簡易編程語言。適合於麵向青少年的程序設計教學和最初接觸程序設計的人們。最初發布於2007年5月,支持開發電腦遊戲、互動故事、圖形藝術作品、電腦動畫等多媒體作品。隨後,從幼兒園兒童到成人以及專業的學者都有運用Scratch的人群,涉及了計算機科學、工程、語言藝術、數學、音樂、科學、社會課程、教師教育、技術、視覺藝術等學科領域。

想象、編程、分享,則是體現Scratch理念的3個關鍵詞。

Scratch的研發團隊叫做“終身幼兒園組”(Lifelong Kindergarten Group)。針對8歲以上孩子們的認知水平和對於界麵的喜好,MIT做了深入研究和頗具針對性的設計開發。不僅易於孩子們使用,還能寓教於樂,讓孩子們獲得創作中的樂趣。“積木組合式”的編程特點,使得孩子可以采用拖曳、組合的方式來設計程序,取代了傳統的打字輸入,免除輸入錯誤的困擾。此外,“可視化”的程序語言,實現了“所見即所得”,不像一些程序語言需要經過複雜的“編譯”過程才能看到結果。因此,Scratch把程序設計變得簡單、有趣了。

Scratch當初主要麵對兒童而發布,但是隨後受到了社會廣泛地關注,其中隱藏著重要的深層次原因是什麼?另外,Scratch在教育領域研究範圍十分廣泛,但是Scratch的教育潛能並未完美發揮出來。Scratch到底能來給我們帶來什麼?我們怎樣從Scratch創意課程的角度來實現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呢?

Scratch能夠為我們做些什麼

“終身幼兒園組”的專家認為,Scratch適合於培養孩子21世紀應該具備的學習技能,主要包括3個關鍵領域的9種類型的能力培養。

領域一:信息處理和溝通的技能

1 信息和媒體素養技能。通過建立Scratch項目,學生能夠學習選擇、創造、管理多種格式的媒體,包括文本、圖片、動畫以及視音頻資料。學生獲得了創作媒體的經驗,他們通過分析在他們周圍的各種信息,提高了洞察力和甄別力。

2.溝通技巧。當今社會對高效率溝通技巧的要求已經超過了對讀寫能力的要求。Scratch在使用中要求學生必須能夠挑選、處理、集成大量的信息資料,才能表達他們的創作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