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atch:為創而生

創世界

作者:王繼華

時下,在做創客教育的教師眼裏,Scratch和Arduino似乎已經成為了標配,用Scratch為Arduino編程,通過傳感器獲取信息,然後根據獲取信息的情況自動控製馬達、LED、喇叭等輸出設備做智能機器。這種玩法已經超越了Scratch純編程的範疇,變得更好玩了,不僅可以為屏幕上的動畫角色編程,還可以對物理世界編程了,我們期待著孩子們創意的大爆發!

回想2008年李大維博士介紹我們認識Scratch時,看到搭積木式的編程界麵,真是相當激動。在此之前,我和先生吳向東(特級教師)一起去大連,參加易語言公司的培訓。去之前,應全國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研究中心北京部苗逢春博士等的要求,易語言公司專門開發了用中文寫代碼的LOGO語言平台“易樂穀”。該平台的設計是為了盡可能消除寫英文代碼的障礙,讓孩子們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算法實現上,但是,英文的障礙雖然減輕了,編程的難度並沒有看到多少下降。Scratch搭積木式的圖形界麵,把孩子的視覺認知和思維完美地呈現在一起,編程的難度大大降低。當時我就在思考,能不能用Scratch來全麵開啟小學編程的教學呢?

我入職小學信息技術教師,純屬巧合。之前我在IT企業已工作10多年,雖然不是開發人員,但在這樣的環境下深受行業的熏陶,多少能明白IT行業的核心是什麼,不變的是什麼,變化最快的是什麼。當2003年開始接觸小學信息技術教材時,看到整本書都是微軟的操作係統加Office之類的內容,一種危機感油然而生。操作技術是最表層的,也是變化最快的,現在學的操作界麵,等孩子長大後肯定麵目全非了。花幾乎所有的課程時數去訓練,真是不值得。編程與控製,才是IT的核心。掌握這些,才稱得上受過IT教育。後來了解到,小學信息技術課原本是有LOGO兒童編程或BASIC編程的,後來由於這部分內容教起來困難,很多地方教材逐漸取消了。缺乏適合孩子的編程工具,的確是橫亙在編程教學麵前的一道難以逾越的坎。幸好,我遇到了Scratch。

那麼,怎樣教Scratch呢?

以往教BASIC,因為要掌握英文的編程語法,再加上難學,BASIC教學基本變成了命令語句的教學。LOGO語言的教學也沒好多少,學生在課堂上主要是跟著教師的樣例來做,自由發揮創意的餘地相當有限。這樣的編程語言教學,學生不感興趣,教師也很難在學生那裏討到好。這種教訓,我必須避免在Scratch身上發生。

正好,我已積累了相關的經驗。在接觸Scratch之前的幾年,因為不願意僅以教操作為核心,我嚐試著讓學生用KidPix兒童繪畫軟件搞過動漫創作,嚐試著用Flash教學生做動漫,嚐試著讓學生用PPT做動畫故事。每一次嚐試我都發現,孩子們是有創作能力的,他們喜歡把自己平時接觸到的比如QQ上的GIF動畫、遊戲上的卡通形象等直接拿進來做素材,然後去設計能表達自己創意和思想觀念的作品。從技術難度上來說,除了Flash以外(後來我放棄了),都相當容易,而且可以在做這些作品的過程中,逐漸熟練Windows或Office的操作。所以我們提出了要把信息技術課從重操作轉變為重創作的思想,要解放孩子的手腳,讓他們在教師講解的範例的基礎上去創作自己的作品,實現自己的創意!這是我們提出並構建兒童數字文化創作課程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