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老方法(1 / 2)

張家嶺最富有的人毋庸置疑,當屬繼承這塊土地的領主,男爵老爺張霖。

張霖卻隻是表麵富有,實則可動用的資源有限。

張家百年前也就幾十人,帶著一群農奴奪得這片土地,命名為張家嶺。

如今張家子弟已有數千人,這還不算像牛角村半坡張家人那些血緣遠的親戚。這數千人都是功臣之後,他們要土地,他們要錢,他們要人養活。

張霖作為領主,族人效忠於他,為他打仗,相應的,他就要給族人土地,給他們錢,養活他們。如今,內有米蟲,外有巨債,他已經不堪重負。

要解決危局,他能想到的方法不多,利用手中掌握的軍隊,對農奴暴力征收重稅,這是直接有效的方法。然而他卻不能這麼做,周邊的貴族虎視眈眈,等著找到借口來吃掉他這隻弱小的羔羊。

銅錢減重,發行紙幣圈農奴的錢,倒是可以防止打著正義大旗來侵略的貴族。可惜農奴們學乖了,已經不吃這一套。

脫去光鮮的外衣,張霖人格破產,負債累累。

張家鎮集市裏店鋪不多,最氣派的就數鹽鋪,他的主人稱得上張家嶺第一富豪。

張天明除了鹽鋪老板的名頭外,再無別的頭銜,追本溯源,他的身份了不得。現任第八代張家嶺領主男爵大人張霖的哥哥,按周帝國繼承製,男爵頭銜本應該掛在他的頭上。

他主動放棄領主之位,放棄本可以從家族中拿到的所有權益,連家族傻子都能得的騎士頭銜也不要,這一切完全出於自願,沒有任何陰謀。

三十年前,有人認為他傻,放棄功名利祿除了這個原因還真難找到其他理由。有人認為他貪生怕死,為了不上戰場,不惜脫離家族,褻瀆自己高貴的家族血脈。

如今,張家知道狀況的人明白,男爵的頭銜就是一燙手的山芋。

張天明不傻,也不慫,他看得比所有人都遠,一個家族延續時間越長,潛藏的危機越大,要想長治久安,需要一些能力強的家主,他知道自己不是,更不想祖先家業毀在自己手裏。

戰爭加劇貴族的滅亡,張天明不願意摻和這趟風險比收益高的渾水,果斷扔掉出生時含的金鑰匙,撇開與家族的所有聯係。

他稱得上白手起家,做起小生意,腳踏實地慢慢經營。如今,他打敗張家嶺所有競爭對手,控製這區域鹽的銷售。鹽這玩意,誰能不吃呢?壟斷在手裏所得錢財不亞於領主征收人頭稅。不需要征稅的暴力工具,無成本的收割,要多爽有多爽。

張天明正在自己的店鋪裏翻賬本,進來了兩個不速之客,他的弟弟和侄子。

他對於自己的男爵弟弟很是頭疼,找他,除了要錢,還是要錢。鹽這玩意是暴利,但經營需要成本,壟斷需要打點各個環節,他掙到的錢不足以填補家族巨大的窟窿。

“老二,你不要用收繳鹽的專賣權來威脅我,大不了我做私鹽販子。”

弟弟上門,張天明不奉茶,不問好,不招呼,劈頭蓋臉先一通怒懟。

“小凱,今天在我這吃飯,你爹不管你,大伯罩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