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欣媽媽已經站著聽了一大會兒了,淒婉哀怨的琴聲,像蟲子一樣叮咬著她的心,她既為女兒的早逝而傷心,也為陳封的執拗而揪心。
陳封閉著雙眼,曲子的旋律支配了他的手指,一遍,兩遍,三遍……無窮無盡,無休無止。楊欣的媽媽在他旁邊蹲下來,碰到了他拉琴的手,他才知道有人。
琴聲戛然而止,陳封回頭看見了楊欣的媽媽。
“阿姨,你,你怎麼來了?”陳封的聲音有點哽咽。
“我聽見了琴聲,知道是你,就來了。”楊欣的媽媽說。她看見了陳封眼角的淚,歎了口氣說:“唉,小封呀,都八年了,我們都已經走出來了,你怎麼還這樣呢?”
陳封看見楊阿姨的頭發已經泛起了霜華,不禁又起了感傷。
“阿姨,我也不是很痛苦了,這些年來,我也習慣了沒有欣欣的生活,隻是難以忘懷。您說得對,欣欣每天都會在我身邊,可每到這一天,不來這裏,我心裏還是不安。”
陳封平靜下來後,聲音也平靜了。
聽陳封這樣說,楊欣的媽媽心裏穩當了些,她問陳封:“小封,你都二十八了吧,還單身嗎?”
陳封點點頭,“嗯”了一聲。
見果如自己所料,楊欣的媽媽心中憂慮起來,而陳封的平靜如水讓她更加不安。
她看著陳封蒼白而沒有表情的臉,懇切地說:
“好孩子,找個合適的姑娘結婚吧,你總不能單身一輩子呀,欣兒知道你這樣會難過的,你說是嗎?你愛她,記住她就行了,你能好好地活著,就是對她最好的愛,你為了愛而孤苦伶仃,這不是她想要的,也不是愛情的本義啊!”
“阿姨,我心裏忘不了欣欣,也接納不了別人。”陳封說。
陳封今年的確二十八了,可是有人給他介紹對像,他卻連看也不看,當時就謝絕了。時間一長,人都知道了他的這個怪病,也就沒人再給他介紹了。不過大家都很不解,有人知道或聽說他以前談戀愛的事,都說他太癡,也有很多人勸過,但都沒有用。
本來,同村的姑娘劉玲是喜歡陳封的,也非常了解他。
劉玲家與陳封家隻是一牆之隔,而且兩個人一起從小學上到中學,又從中學上到師範,最後從師範畢業,一塊分到現在的七村小學。
然而也正是由於太了解陳封,劉玲最後不得不放棄他。
劉玲與楊欣也是中學同班同學。上中學時,劉玲愛慕陳封聰穎多才,為人正直,但她知道陳封與楊欣相愛,也就自覺地退到一邊了。
後來,楊欣考入了幼師,與陳封處在兩個學校,而且離得很遠。說實話,劉玲想過乘虛而入。因為她想,自己和陳封從小一起長大,本來關係就很好,絕對算得上是青梅竹馬,現在又經常同來同往,接觸的機會甚密,隻要自己用心用情,應該有希望。再者,她的父母也都喜歡陳封,有意促成他們。於是劉玲後來就有意用情於陳封。
可是劉玲沒有想到,陳封雖然與她很親近,但隻是把她當作姐姐看待而已,絲毫不為所動。
劉玲見陳封專一於楊欣,既欽佩他忠於愛情,又為自己而遺憾,隻能在心中為他們祝福。
在上師範時,也有男生追求過劉玲,可是與陳封相比,她一個也看不上,所以後來就一直“寂寞開無主”。
對於楊欣的去世,劉玲也感到惋惜,但這對於她來說卻是個機會。陳封鬱鬱寡歡,幾至成疾,整天跟掉魂一樣,劉玲看在眼裏,疼在心裏,於是她再一次把愛悄悄地灑向心愛的人。
可是,她又一次失望了,陳封依然癡心不移。
劉玲本想再繼續堅持,可她的父親卻很生氣,罵她是不是怕嫁不出去了,母親也勸她說陳封太過消沉,將來不像是能發的樣子,還是算了吧。
劉玲最終放棄了,但卻不是因為父母的意思,而是因為她想通了,陳封和她本來就是隻有姐弟之分,而無愛情之緣的。如果有愛情之緣,她與陳封兩小無猜,自己長得也算漂亮,可他對自己怎麼就一點也不動心呢?
愛情是講究緣分的,所以劉玲認為自己與陳封沒有緣分,強扭的瓜不甜,就不必再作非分之想了,別弄到最後兩個人都不自在,連這姐弟之情也沒了。
在劉玲心裏,這份友情還是很寶貴的,畢竟一二十年的鄰居了,又有同學之誼,而且她覺得陳封確實是個很好的人,是個可以信賴的朋友。
所以後來劉玲就在父母的催促和安排下,於前年找了個家境殷實的人結婚了。
陳封是知道劉玲對自己的感情的,但他確實隻把劉玲當成一個好姐姐。他感激劉玲對自己的無私幫助和深情愛戀,可他不能把感激當愛情,這樣會傷害劉玲的,也傷害了欣欣。所以他在劉玲示愛時便假裝糊塗。他知道劉玲冰雪聰明,會洞察他的內心的。果然不出所料,劉玲知難而退。他心裏鬆了口氣,但卻感到十分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