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抹了抹眼淚說:“哎,這就對了,你一定會好的,千萬別灰心中,啊。”可是,因為女兒拒絕了陳封,所以說這些話的時候,她自己心裏卻已經絕望了。
爸爸仰靠在沙發背上,閉著眼睛,默不作聲,似乎在想著什麼,而其實什麼也沒有想。還有什麼可想的呢?現在他的腦子裏真的沒什麼可想了,隻能聽天由命。
房間裏隻有欣欣漸漸停止的抽泣聲。過了一會兒,欣欣止住了抽泣,起身上樓,進了自己的房間,她感覺十分地疲憊,想躺一會兒。
坐在床上,欣欣看見了剛才放在床頭的手機,想起陳封說她手機關機的事。她想,看來陳封給自己打過電話了,打不通才又找到自己家裏的,唉,他果真是愛自己的呀。
欣欣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陳封那強烈而真摯的愛。她知道,這是陳封經過一個暑假沉澱之後,在心中重新燃起的火焰,重新綻放的花朵,熱烈而又深沉,散發著醉人的芬芳,讓人著迷。
可是,一切都已經晚了,她將要成為他的第二個楊欣。她想,這個可憐的人,他注定要再次遭受命運的打擊,而自己能做的,就是為他減輕這第二次打擊的力度,讓他不至於被打倒,他一定會痛苦萬分,可是歲月將會再次撫平他的傷口,就像第一次一樣,或許不久以後,他會再遇到一個好姑娘,是的,他會的,他是那樣的英俊,那樣的有才華,是那樣的高傲,又是那樣的善良,每一個好姑娘對他都會一見傾心的,都會深深地愛上他,再說,難道這世上就隻有兩個“欣欣”嗎?
欣欣又拿出了陳封的手機。今天陳封走時,她竟忘了還給他,不過她又想,沒還給他也好,留著作個紀念吧,自己可以拿出來看看、想想。
手機是陳封丟在楊欣墳上的,現在再想到陳封是那樣的愛楊欣,欣欣已經不再有一絲一毫地醋意了,相反,她非常地感動,而且還會生出一種由衷地敬意。她敬重陳封對楊欣忠誠而執著的愛,也敬重楊欣對陳封勇敢而無私的愛。她想,如果上天再給自己一次機會,她一定也要像楊欣那樣去愛陳封,陪伴他走過人生的風風雨雨,陪伴他走向人生的美好未來,讓他感受生命的快樂,享受生活的幸福。
欣欣一邊撫弄著手機,一邊想著。她又想到了自己的不幸,苦苦尋覓真愛,可是造化弄人,找到了卻又沒有福氣享受,隻能眼睜睜地放棄,實在讓人心有不甘。她不禁感歎:命運對自己是多麼不公平啊。
可是她轉念又想:也可以知足了,畢竟找到了真愛,這世界沒有讓自己失望,上天到底給了她一個心愛的男人,隻不過沒有讓自己長時間地占有而已,有一句話是怎麼說的,“不在乎天長地久,隻在乎曾經擁有”,所以自己並不是太遺憾,不應該再有所抱怨了。
欣欣考慮過了,要抽空寫好一封遺書,等到最後留給陳封。她要讓陳封知道自己是愛他的,而且是非常地愛他,遇上他,是她這短暫的一生最大的幸福。她更要讓陳封想開、放下,再找一個稱心如意的姑娘好好生活,千萬不要消沉。另外,她還要托陳封在她走後代替她關照自己的父母。最後,她還有一個願望,那就是在她走後,能將她安葬在楊欣的墳邊,因為她很想與這個從未見麵卻又如同親生的姐姐相伴,這樣她們就都不會孤單,她們可以一起談論關於陳封的事,而且以後陳封想她們了,就可以很方便地來看望她們,不用分在兩下。
欣欣甚至想象出陳封坐在她和楊欣的墳前,與她們傾訴衷腸的情景:他拉著二胡,《梁祝》那悠揚的旋律回蕩在空中,而自己和楊欣化作兩隻蝴蝶,翩翩圍繞在陳封的身邊。這情景雖說有些傷感,卻也有幾分溫馨,幾許甜蜜。
想到化蝶,欣欣突然想起陳封在醫院裏說要做祝英台的話,心裏不禁又憂心忡忡起來。但最後,她還是決定孤注一擲,因為在剛才的美好想象中,此時的她,已經感覺不到生與死有多大區別了。
是的,有什麼區別呢?生命停止了,愛還在繼續,他們還可以在一起,她相信,楊欣姐定會和她一樣高興,而不會因為他還愛著另一個女孩而生氣。她和楊欣姐會一起祝福他,她們還會同心協力,幫助他再找到下一個“欣欣”。她知道,他一定會給第三個欣欣講前兩個欣欣的故事,就像他給自己講楊欣的故事一樣,她們聽了會很開心,很自豪,因為那是她們與陳封曾經共鑄的輝煌,是他們共同澆灌出來的絢爛的愛情之花。
這樣想來,死的確不足為懼,不足遺憾了,不過是換一個地方而已。
想到這裏,欣欣的心裏寬慰了許多,心情也輕鬆起來,她念起了蘇軾的名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可是下麵的句子與自己的情況對不上了,她就給改了:“但願情長久,陰陽共嬋娟。”
念完,欣欣深深地歎了口氣,閉上了眼睛。
窗外,是不絕於耳的車鳴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