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上出現了大明將士的船隊,所有的目光都望了過去。
“來了。”譚綸在趙貞吉耳邊輕呼了一聲。
趙貞吉:“鳴炮,奏樂。”
司禮官大聲傳令:“鳴炮!奏樂!”
幾十杆列成兩排的銃炮按照先後時序,噴出了一團團連續的火光!
十麵大鼓同時擂動,長號齊鳴,嗩呐笙笛奏響了《凱旋令》!
船隊近了。在官府歡迎凱旋將士的陣列外,江岸上是自發簞食壺漿以迎百戰歸來將士的百姓,他們發出了一陣陣由衷的歡呼聲!
船隊靠向了碼頭,正靠碼頭的主船停住了。趙貞吉、譚綸領著一應官員走下了碼頭,迎了上去。
偌大的跳板架好了,趙貞吉、譚綸的目光緊盯向搭在大船上的跳板,一隊親兵走了出來,在岸邊分兩列排好。緊接著一個魁梧的身影出現了,是戚繼光!
岸上的百姓發出了雷鳴般的呼聲!
戚繼光領著幾員將領快步走過跳板,迎向趙貞吉和譚綸。
“萬世之功!萬世之功!”趙貞吉向戚繼光大聲拱手賀道。
“百戰之身,萬民之福!”譚綸也向戚繼光拱手大聲賀道。
戚繼光側過了身子,率所有的將領還揖。
戚繼光:“上托聖上洪福,胡部堂和諸位大人運籌有方!下賴將士用命,百姓擁戴援助!”
趙貞吉此時的笑容倒還燦爛,眼睛望向大船,嘴上是問戚繼光:“部堂大人呢?我們上船迎候吧。”
戚繼光嚴肅了麵容:“回趙中丞,胡部堂沒有隨大隊回來。”
趙貞吉一怔,譚綸也一怔,所有迎候的官員都一怔,望向戚繼光。
戚繼光:“部堂其實病了有一兩月了,仗打完才躺下。叫我轉告諸位大人,實在耐不了舟船之苦了,要在台州歇息幾天。”
趙貞吉和所有的人都動容了,岸上歡呼不斷,這裏卻出現了片刻沉默。
“國之幹城哪!兩位欽差應該將這事直接呈奏皇上。”趙貞吉望向了身邊的兩個錦衣衛。
錦衣衛那頭:“大忠臣!難得!我們今天就上奏!”
趙貞吉又望向譚綸:“子理,想法子找找李太醫,請他去一趟台州,給部堂看看。”
譚綸:“我立刻派人去找。”
趙貞吉這才轉向戚繼光:“給各位將士設了慶功宴,戚將軍,請吧。”
一行向碼頭上走去。
幾十杆銃炮又連續響了起來!大鼓、長號、嗩呐、簫、笛奏起了《將軍令》!
趙貞吉的腳,戚繼光的腳,譚綸和兩個錦衣衛的腳在長長的碼頭拾級而上。
“戚將軍,你軍中那個齊大柱在哪裏?”一邊走趙貞吉一邊突然問戚繼光。
“中丞問他幹什麼?”戚繼光從他的語氣中聽出了有些不對。
趙貞吉目光斜望了一眼錦衣衛那頭。
一邊走,錦衣衛那頭一邊答道:“牽涉到倭寇頭目井上十四郎的事,我們要找他。”
戚繼光的腳步停了一下,望了一眼譚綸。
譚綸的目光有些黯淡。
戚繼光繼續邁開了腳步:“他現在跟著胡部堂。”
趙貞吉和兩個錦衣衛對換了一下目光。
一行不再說話,登上了碼頭。
他們這才知道,此時胡宗憲已經向朝廷遞了告病的奏疏,暗中乘了一條官船,逆流而上,已經到了淳安縣。回老家績溪前,他要見海瑞一麵。
正門外廊簷下左側一把竹圈椅上坐著海母,海瑞的小女兒靠在祖母膝前,兩眼望著院子好是驚奇!
兩隻頭號大木桶裏裝滿了井水被兩條肌腱隆起的手臂提著輕步疾走,向正屋走來。齊大柱光著上身笑望著恩公的小女兒。見她驚奇的模樣,幹脆兩手往上一提,伸直了手臂兩大桶水平與肩齊,走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