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高脂血症常識及其預防(1)(2 / 3)

①與脂質的親和作用使脂質溶於水性介質中

②轉運甘油三酯和膽固醇

③作為脂蛋白外殼的結構成分

④是脂蛋白與特異受體的連接物

⑤能激活某些與血漿脂蛋白代謝有關的酶類

甘油三酯的生理功能

甘油三酯是由一個甘油分子支架和連接在其支架上的三個分子脂肪酸組成,故稱甘油三酯。

甘油三酯廣泛地存在於人體各個組織器官及體液中,但脂肪組織中貯存的甘油三酯約占總量的98%以上,主要分布於皮下、內髒周圍、腸係膜、大網膜等處。

甘油三酯有兩個主要生理功能:

(1)機體的能量來源:人體脂肪在體溫條件下呈液態,有利於脂肪的儲存和動員。當人體的基本燃料(碳水化合物)耗盡時,甘油三酯能提供備用的能量。一個人如果1~3天不吃任何東西,那麼能量的85%來自脂肪。

(2)隔熱和保護機體:人體的皮下、內髒器官周圍都有脂肪組織分布。脂肪不易導熱,故可防止熱量散失而保持體溫。

以液態脂肪為主要成分的脂肪組織又像軟墊,可在機體受外物機械撞擊時起緩衝作用而保護肌肉和內髒。

高脂血症的概念

高脂血症是指血漿中膽固醇或甘油三酯水平升高,超過正常值。

由於脂質不溶或微溶於水,必須與蛋白質結合以脂蛋白形式存在,才能在血循環中運轉。所以,高脂血症和高脂蛋白血症幾乎是同義詞。

引起血脂升高的因素

①遺傳因素(家族史)

②環境因素飲食脂防、糖的過多攝取吸咽煙草含有硫氰酸鹽過量飲酒過量飲咖啡運動不足LDL-C較高

③季節TC冬季高,夏季低HDL-C冬末初春高LDL-C冬季男性高

④情緒波動時TC、TG增高

⑤藥物因素雙氫克尿塞、速尿、心得安服用過久

⑥其他因素體型肥胖者血脂多高年齡年齡增大,TC、TG可升高60~70歲以後相對穩定性別一般情況下男性稍高於女性絕經前女性HDL-C高於同齡男性絕經後女性HDL-C與同齡男性平絕經後女性TC水平高於同齡男性

高脂血症的類型

根據血脂成分的異常變化,一般分為3種臨床類型:

(1)高膽固醇血症:血總膽固醇量超過5.7毫摩爾/升,就可診斷為此病。患者經常伴有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

升高。根據具體發病情況又可以分為原發性高膽固醇血症和繼發性高膽固醇血症。原發性高膽固醇血症常與遺傳基因缺陷有關,或由於這種缺陷與環境因素的相互作用所致。繼發性高膽固醇血症常因某些疾病(如糖尿病、慢性腎病等)引起。長期服用某些藥物也可引起。血膽固醇與低密度脂蛋白的增高是促發冠心病的重要危險因素。

(2)高甘油三酯血症:凡血甘油三酯超過1.7毫摩爾/升,即稱為高甘油三酯血症。其病因也與飲食有關。長期進食含糖類過多的食品、過量飲酒、吸煙以及體力活動過少都可引發。甘油三酯明顯升高常見於家族遺傳疾病,與遺傳基因異常有關。

這些患者也較易發生急性胰腺炎。糖尿病、膽道阻塞等疾患則可促使繼發性甘油三酯血症的產生。甘油三酯增高也是冠心病和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因素。

(3)混合性高脂血症:血中總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同時升高者,即可診斷為混合性高脂血症。其病因也與遺傳、飲食或其他疾病有關。由於兩種血脂成分均異常,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常常明顯降低,引發冠心病的可能性更大。

高脂血症可以引起的病症

①動脈粥樣硬化

②冠心病

③心肌梗死膽石症

④腦卒中胰腺炎

⑤心髒猝死眼底出血

⑥高血壓高尿酸血症

⑦糖耐量異常跛行

⑧糖尿病周圍血管疾病

⑨脂肪肝

⑩肝硬化

常用食物的膽固醇含量

每百克食物含膽固醇量在500毫克以上的食物(括號內為每百克食物含膽固醇的毫克數):

①蛋黃粉(2810~3900)

②豬腦與牛腦(2300)

③鬆花蛋蛋黃(2020~2010)

④蛋黃(2000)

⑤魷魚(1137)

⑥鰻魚(690)

⑦羊肝(610)

⑧豬腎(408~555)

每百克食物所含膽固醇量在150~500毫克的食物(括號內為每百克食物含膽固醇的毫克數):

①豬肝(420)豬皮(300)

②牛肝(320)牛膘(400)

③海蜊(280~470)幹酪肉(260)

④牛腎(400)蛤(180)

⑤雞蛋(468)蜆(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