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行療法
西方有句名言:“騰不出時間運動的人,早晚會被迫騰出時間生病。”運動、陽光、空氣與水,是生命的四大基石。運動可以使身體的心肺、血液、消化、內分泌係統得到鍛煉,對外界反應更加敏捷,同時全身肌肉、骨骼強壯,陶冶情操,讓人有回歸自然的感覺。
世界衛生組織(WHO)也提出:最好的運動是步行。這是因為人是直立行走的,人類的生理與解剖結構最適合步行。有關專家研究證明:適當有效的步行可以明顯降低血脂,預防動脈粥樣硬化,防止冠心病發生。步行對於高脂血症者來說,不僅能強身健體,更可以治療疾病。
但步行要達到防治高血脂的目的,還要掌握科學要領,即做好堅持、有序、適度三點。
堅持:運動貴在堅持,步行最為簡單而且方便,它不管何時何地都可以進行鍛煉。將其溶入生活與大自然,輕鬆、快樂的進行鍛煉,比如提前二站下車,走路回家,多走樓梯,多參加郊遊等等。
有序:開始時不要走得過快,逐漸增加時間,加快速度。例如最近幾個月活動很少或有心髒病,開始的時候可以隻比平時稍快,走10分種,也可根據情況,一次走3分種,多走幾次。一周後,等到身體逐漸適應後,可以先延長運動的時間,直至每天鍛煉半小時,並逐漸增加步行速度。
適度:三個三、一個五、一個七。
三個三:每天應至少步行三公裏、三十分鍾,根據個人的情況,可以一天的運動量分成三次進行,每次走十分鍾、一公裏。
一個五:每周至少運動五天以上。
一個七:如果步行不能達到上述要求,隻要達到七成就可以防病健體。
跑步療法
目前,在眾多的運動保健項目中,跑步被公認是最受喜愛的項目之一,是目前最流行的運動方式。跑步受到人們歡迎的原因主要是簡單易行,健身效果顯著,且安全無害。因為跑多跑少,跑快跑慢,全在自己掌握。在跑步之後,還會感到輕鬆愉快,精力旺盛。跑步是按照自己控製的速度以一種有節奏的形式使用大腿和小腿的肌肉,能安全地、最大限度地增強心肺功能。堅持跑步。不但能控製腦力勞動者的體重,使他們不致過度發胖,而且還可以消除長時間用腦所帶來的疲勞,增強身體素質。跑步也可以防治高血壓、冠心病、肥胖症、神經衰弱、關節炎等病證。但跑步鍛煉的主要目的是變體弱為體強,使強壯者保持身心青春常在,以進一步提高工作、生活的能力。
跑步要循序漸進。為了有一個良好的開端,首先要防止急躁情緒,堅持穩步前進。經驗告訴我們,急於求成的結果往往是欲速不達。所以,在開始跑步時,年老的最好以走步、快速走步為過渡,把走步、快速走步作為跑步的起點。當然,健壯的年輕人,可以一開始就進行跑步,但開始距離不能太長,速度更不能太快。跑步要量力而行,快慢程度根據年齡體質而定。
鍛煉可以從每分鍾50m開始,每次鍛煉不少於10分鍾。每增加一級運動量都要先適應1~2周時間。1~2周後可增加至每分鍾100m,慢跑的速度一般以每分鍾100~160m為宜。鍛煉時間可從10分鍾逐漸延長至20~30分鍾。當然,能堅持長期跑步鍛煉,跑多跑少,跑快跑慢全在自己掌握,適可而止。慢跑過程中要注意反應,脈搏維持在180或170減年齡的範圍內。
要取得跑步的健身效果,必須持之以恒,一般認為,如果每周跑步少於4次,將收不到預期的鍛煉效果。從一開始,就應該使跑步成為一種習慣,規定每天跑步,按時實行。長年堅持跑步以後。會成為一種樂趣,變成生活中的必需,給人們帶來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