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氣血足經絡通,健康美麗自然來(1)(2 / 3)

養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麵。

神養:時刻保持愉快和樂觀的情緒,不但可以提高身體的免疫能力,而且有益身心健康,同時有助於促進骨髓的造血功能,使皮膚紅潤,麵有光澤,更顯年輕。

睡養:充足和良好的睡眠能夠保證充沛的精力和體力,所以一定要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不熬夜,杜絕在月經期或產褥期等特殊生理階段同房。

動養:多參加體育鍛煉對生育過的女性特別重要,每天堅持至少半小時,如健美操、跑步、散步、打球、遊泳、跳舞等,既能提高身體素質,又能加速造血。

食養:人體造血也是需要原料的,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足夠的原料,造血本身就是不可能的,因此女性平常應適當多吃些富含造血原料的優質蛋白質和必需的微量元素(尤其是鐵)、葉酸和維生素B12等營養食物,動物肝髒、豬血、魚蝦、羊腎、蛋類、黑木耳、黑芝麻、豆製品、紅棗、花生等食材就是最好的造血原料。

藥養:確診為貧血的女性朋友除了服用醫生開具的處方藥外,還可以進行藥膳補血。如黨參克、紅棗12顆,煎湯代茶飲;首烏15克、枸杞子克、大米50克、紅棗15顆、紅糖適量煮粥食用,這兩種藥膳均具有良好的補血養血功效。

在以上的養血注意事項中,最重要的還是食補,因為無論是氣是血,都需要脾胃化生食物的精微物質補充。中國古代有句俗語“能吃是福”,隻有好好地吃飯,脾胃功能正常,采取食補的方法來補血才是王道。女人在月經期間失血過多時,應在月經結束後2~5日內,及時補充蛋白質、礦物質及補血的食品,如牛肉、雞蛋、大豆和各種新鮮的瓜果蔬菜等。

補血養血最有效的民間良方

女人以血為用,以血為榮。女性養顏的根本就在於滋陰補血,血充足了,才會把氧氣和營養物質帶到皮膚,才會使麵色紅潤、經血正常、精力旺盛,否則,就會出現麵色萎黃、唇甲蒼白、頭暈耳鳴、倦怠乏力、發枯肢麻、月經量少、經期延遲等症狀。

當貧血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皺紋就悄悄爬上了額頭、眼角,白發悄悄出現,更年期也會提早來臨,這些都是早衰的症狀。武俠劇中,高手都是散落民間的,補血的方法也是如此,如食療補血、穴位補血等,結合自己的喜好和身體特點,選擇一二,長期堅持下去,血氣就漸漸會充足起來,這樣才能身體安康,魅力無限。

食療補血法

食療首選阿膠:女人感覺身體發虛的時候,十有八九就是血不夠用了,這時候補血理氣的首選之品非阿膠莫屬。阿膠可以從根本上解決氣血不足的問題,它既能改善血紅細胞的新陳代謝,又能加強真皮細胞的保水功能,對容易貧血的女性來說是再好不過的滋補食物。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將阿膠搗碎,之後與糯米一起放入鍋中熬成粥,分早晚兩次服用,睡前服用還有改善睡眠質量的作用。此外,也可以使用阿膠和雞蛋做成蛋花湯服用,既能補充血容量,又可以增加血細胞的數量。

生薑紅糖水:生薑具有發汗溫中、解毒的功能。生薑微辣,吃到嘴裏又辣又熱,正是這種良性的刺激能夠加速造血,溫通經脈,這也是為什麼生薑能夠補氣血、治痛經的原因所在。紅糖具有益氣養血、健脾暖胃、祛風散寒的功效。食用時,把薑削成薄片,放在杯子裏,加上幾勺紅糖,再加開水衝泡,然後在鍋中煮20分鍾,候溫服用。

民間有“晚上吃薑賽砒霜”的說法,生薑能調動人體內的陽氣,讓人處於亢奮狀態,以致影響睡眠,因此生薑紅糖水盡量不要在晚上或者睡前喝。

穴位補血法

有人認為用穴位按摩治病沒什麼效果,其實這要看用它來調理什麼病症,使用穴位按摩補氣益血,效果還是很明顯的。在所有的穴位中,血海穴的補血作用最強。

屈膝,血海穴就位於大腿內側,屬足太陰脾經,用掌心正對著蓋住自己的膝蓋骨(右掌按左膝,左掌按右膝),五指朝向近心端,手掌自然張開,大拇指所對的位置就是血海穴。血海意為血之海洋,給它取這個名字,是因為本穴作為治療貧血的重要穴位,具有補氣益血、引血歸經和活血化瘀的作用。

如何將該穴的療效充分發揮出來呢?《黃帝內經》中的經絡學說談到,每天上午9~10點是脾經經氣旺盛的時候,人體陽氣處於上升趨勢,此時按揉血海穴效果最佳,每側各按5分鍾,注意力量不宜過大,隻要穴位所在的地方有酸脹感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