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法】將白蘿卜切成1厘米大的小丁,放入幹燥、幹淨容器中,加滿蜂蜜,蓋緊,浸漬3日左右會滲出水分與蜂蜜混合,放入冰箱保存;每次舀出少許後加溫開水飲用,止咳效果非常好。若臨時要喝,沒時間浸漬,可將白蘿卜磨碎,加1/3量的蜂蜜拌勻,再加溫水飲用。
【功效】白蘿卜味辛甘,性涼,寬中下氣,潤燥止咳。蜂蜜甘平,補益脾肺,二味配伍相得益彰。
【適應證】本方為脾肺氣虛咳嗽之常選方。本方涼溫並調,適用於肺熱、肺寒、新久咳喘證。除用治咳喘諸證之外,尚可用治脾胃升降不調所致的胃脘脹痛,以及嘔逆泄瀉等證。
5.糖煮金橘
【原料】金橘和砂糖的重量按2∶1的比例選取。
【製法】將金橘洗淨,用牙簽戳兩三個洞,加水淹沒煮沸,加入砂糖,用小火熬爛,趁熱食用。沒喝完的放涼,存入冰箱保存,每次舀一些溫熱食用。
【功效】中醫認為金橘肉:甘、酸、溫。無毒;皮:苦、辛、溫,皮為順氣、止咳、健胃、化痰藥;橘絡通絡利氣。橘核消腫、止痛。
【適應證】現代藥理研究金橘可以緩和喉嚨發炎症狀。
以上止咳食療法每天數次,對孕婦、一般人(包括大人、小孩)都有效,不妨試試。
慢支一日三餐吃出健康
慢性支氣管炎是在內外因素反複作用下所發生的氣管、支氣管黏膜及其周圍組織的慢性非特異性炎症,其病因複雜,至今尚不完全清楚。發病以北方地區,尤以秋冬寒冷季節或急性呼吸道感染時,症狀比較明顯。主要臨床表現可概括為“咳”、“痰”、“喘”、“炎”四症,以長期反複咳嗽最為明顯。
患有多年慢性支氣管炎的中老年人可並發阻塞性肺氣腫,常可出現逐漸加重的呼吸困難,一開始往往活動後氣短,逐漸發展到休息時也感呼吸困難,在寒冷季節常因呼吸道感染使症狀加重,甚至發生紫紺或呼吸衰竭。由於長期反複咳嗽使肺泡膨脹、壓力增大、肺泡周圍毛細血管受壓而阻力加大,加重了心髒負擔,久之可導致肺源性心髒病(簡稱肺心病)。
1.飲食原則
(1)保證優質蛋白質供給,以提高機體免疫功能。每日應有足夠的蛋白質攝入。
各種魚、禽、瘦肉、蛋、奶及豆類食品,應盡可能保證做到每餐葷素搭配,糧、豆、菜混食。
(2)新鮮蔬菜及水果不可少,特別是綠葉菜類,含豐富的維生素及無機鹽,對提高細胞免疫力有重要作用。
(3)堅持每日多飲水,這樣有助於排痰。
(4)患嚴重肺心病或急性感染使病情加重時,宜清淡、易消化、低脂、低鹽飲食,伴水腫時應限製水的攝入。
(5)遵循冬病夏治的原則,可有效預防慢性支氣管炎的發展與惡化,以達到扶正固本的目的。
(6)多選擇中性食物,少選偏寒涼的食物,或在偏寒涼的食物中加些生薑、胡椒等熱性食物,或在蔬菜中加些羊肉、牛肉、狗肉等溫性食物。
(7)某些食物易引起過敏,如蝦、蟹等,應適當加以限製。
2.食譜舉例
(1)早餐饅頭(麵粉100克)
小米稀飯(小米50克)
鹹鴨蛋50克
榨菜絲10克
(2)午餐大米飯150克
紅燒魚(白鰱魚100克)
菠菜豆腐湯(菠菜100克、豆腐100克)
晚餐:麵包100克
(3)晚餐大米稀飯(粳米50克)
醬牛肉50克
素炒小白菜(小白菜100克)
水果100克
全日烹調用油20克
全日熱能9030千焦(2150千卡)左右。
哮喘性支氣管炎的飲食養生
飲食的種類多種多樣,所含營養成分各有不同,隻有做到各種食物的合理搭配,才能使人體得到各種營養,滿足機體生理活動的需要。因此,飲食要全麵,營養要充足,此乃保證人體生長發育和健康長壽的必要條件。
食物有酸、苦、甘、辛、鹹五種味道,對人體的作用各有不同。五味調和,有利於健康,五味過偏,會引起疾病。飲食有節,是指飲食要有節製,它含兩層意思:一是指進食的量,二是指飲食的時間。所謂飲食有節,即進食要定時定量,養成良好的進食習慣,則有利於健康。
自然界四時氣候的變化,對人體有很大的影響,故自古以來,我國傳統的養生法中即有“四時調攝”之說。其中,飲食也是一個方麵。
春季萬物萌生,陽氣升發,人體之陽氣亦隨之而升發,此時為扶助陽氣,在飲食上也須注意。例如:蔥、薑、豉、棗等很適宜。
夏季萬物生長茂盛,陽氣盛而陰氣弱,此時,宜少食辛甘燥烈食品,以免過分傷陰,宜多食甘酸清潤之品,例如綠豆、青菜、烏梅、西瓜等。
秋季是果實成熟的季節,天氣轉涼,氣候多燥,在飲食上要注意少用辛燥食品,如辣椒、生蔥等,宜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甘蔗、菠蘿、乳品等柔潤食物。老年人可采取晨起食粥法,以益胃生津。
冬季是萬物潛藏的季節,氣候寒冷,故宜保陰潛陽,宜食穀、羊、鱉、龜、木耳等食品,注意食熱飲食,以護陽氣。對體虛、年老之人,冬季是飲食進補的最好時機。
飲食養生中,除了根據飲食的特性、人體的特點、四季變化而注意調節以外,還須注意年齡、體質、個性、習慣等方麵的差異,不可一概而論。
哮喘性支氣管炎飲食的宜忌:
(1)糾正營養不良,追查過敏原。避免食用疑有過敏的食物。可采用質優量足的蛋白質、富含多種維生素的膳食,但脂肪供給量應適宜。
(2)對於肥胖患者,脂肪供給量宜低,以達到去痰濕與適當減肥的目的。肥胖病患者橫膈上移,橫膈活動度減少,會加重哮喘。
(3)為減輕呼吸窘促引起的吞咽困難,可食用軟飯或半流質(不含堅硬、多筋的食物)飲食,既有利於消化吸收,又可防止食物反流。
(4)避免食用產氣食物(如地瓜、韭菜、黃豆、麵食等),應多使用堿性食物。
(5)根據病情需要,以各種形式(如飲料、湯等)增加液體攝入量,以防止和糾正脫水,此對發熱患者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