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名稱中毒表現安眠藥(以巴比妥類鎮靜藥為例)先可有頭暈、頭痛、惡心、嘔吐、後漸人昏迷,呼吸變慢而淺。血壓下降,脈搏細而弱,瞳孔縮小阿司匹林頭痛、頭暈、惡心、嘔吐、聽力減退、視物模糊、全身疲倦、思睡;嚴重者可出現語無倫次、情緒不安、複視、幻覺、激動抽搐以至昏迷、呼吸衰竭驅蟲藥(以驅蛔靈為例)輕者可有惡心、嘔吐,重者可出現行走不穩、手舞足蹈碘酒咽喉、食管處燒灼痛、口腔黏膜呈棕色,金屬碘味、流涎、惡心、嘔吐、腹痛、腹瀉、嘔吐物呈藍黑色,重者可有少尿、尿閉來蘇兒口、舌、咽喉、食管、胃有燒灼感,局部呈灰白色、惡心、嘔吐。吐出物有藥水肥皂臭味,病人可出現心慌、低血壓、抽風、昏迷、尿少、尿呈醬油色,呼吸衰竭高錳酸鉀惡心、嘔吐、腹部壓痛、口腔牙齦呈紫黑色,嚴重者可致消化道出血、血壓下降、循環衰竭
煤氣中毒
煤氣中毒,又叫一氧化碳中毒。在通風不良、氧氣不足的情況下,由於燃燒不完全而產生的一氧化碳經肺吸收入血後,與血紅蛋白結合,使血紅蛋白失去運送氧氣的能力(這種血紅蛋白稱為碳氧血紅蛋白),引起組織缺氧,造成急性中毒。
1.中毒表現:
根據中毒程度,可分為三度。
輕度中毒:病人血碳氧血紅蛋白在10%~20%,有頭痛、眩暈、心慌、惡心、嘔吐、全身乏力或短暫昏厥,脫離環境可迅速消除。
中度中毒:病人血碳氧血紅蛋白在30%~40%。除上述症狀加重外,病人皮膚黏膜呈櫻桃紅色,煩躁,常有昏迷或虛脫。
重度中毒:病人血碳氧血紅蛋白在50%以上。除上述症狀外,病人可突然昏倒,繼而昏迷,可伴有心肌損害、高熱驚厥、肺水腫、腦水腫、周圍神經炎等,並可產生後遺症。
2.識別方法:
與腦血管疾病相區別:腦血管疾病多發生於老年人,可有高血壓病和動脈硬化病史,出現偏癱、失語、視力障礙等症狀。
3.現場救護:
發現中毒病人,應立即打開門窗,加強通風,排除煤氣源。
迅速將病人抬離現場,移至空氣新鮮、通風、溫暖的地方。
注意病人的保溫,能自飲水者,可給予熱糖茶水或其他熱飲料。
清除病人口腔、鼻腔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暢(參見“疏通氣道法”節)。如有嘔吐,應將病人的頭偏向一側,以免嘔吐物吸人氣管引起窒息。
若病人呼吸、心跳已停止,應立即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髒擠壓(參見有關章節)。
邊急救,邊送醫院,以免耽誤救治時機。
觸電
觸電是指一定數量的電流通過人體,造成機體損傷或器官功能障礙的過程。
1.疾病特點:
輕型:病人因精神緊張而有一瞬間臉色蒼白,表情呆滯,呼吸心跳好像突然停止,對周圍失去反應,但能很快恢複,無特殊不適。
中型:病人呼吸加快變淺,心跳加速,可短時間地陷於昏迷,瞳孔不散大,有對光反應。
重型:病人尖叫後立即昏倒、抽搐、休克、心律不齊,若發生室顫,則心跳脈搏消失,隨即呼吸停止。
2.現場救護:
迅速切斷電源,可關閉電門,或盡快地使用邊的幹燥木棍、扁擔、竹竿或塑料板等不導電物品推病人離開電源。
檢查病人的神誌、呼吸、心跳,是否有合並傷。
鬆解病人的衣領,牽出其舌頭。如病人呼吸心跳停止,應立即施行人工呼吸術和胸外心髒擠壓術。
對電灼傷局部創麵進行消毒包紮。
在現場救護的基礎上及早將病人轉送到醫院,但在途中不要中斷搶救。
3.注意事項:
救護者在通電情況下,切不可用手或身體直接碰觸病人。
注意觀察病人血壓、脈搏、呼吸和神誌等變化。
注意防止病人蘇醒後突然發生精神症狀或循環衰竭。
燒(燙)傷
燒(燙)傷是一種常見的損傷。它的嚴重程度取決於損傷的程度(深
度)和麵積,損傷的麵積愈大,深度愈深,則病情愈重。
1.燒傷深度的判斷:
燒傷深度通常分為3度(見表2-4)。
表2-4燒傷深度的判斷
深度受損皮膚層判斷依據Ⅰ度表皮層紅腫、紅斑、劇烈灼痛Ⅱ度淺Ⅱ度
深Ⅱ度傷至真皮淺層
傷至真皮深層
起水泡、劇痛
痛覺遲鈍,水泡可有可無。去
掉水泡皮後,露出蒼白的基底Ⅲ度全皮膚層
不覺疼痛,燒傷處發硬,出現白色,焦黃,甚至炭黑色壞皮
2.燒傷麵積的估算:
燒傷麵積可用手掌法進行粗略估計,即以病人自己的手為準,五指並攏後的一手掌麵積約等於體表麵積的1%。
3.現場救護:
讓病人迅速脫離火源。
仔細檢查病人的全身狀況,是否合並其他損傷,如顱腦損傷、胸腹髒器損傷、煤氣中毒、骨折,並采取相應措施。
用清潔被單或消毒單包裹創麵或全身,以防碰傷或汙染。創麵忌塗油類或有色藥物(如紫藥水等),並盡量不弄破水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