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6章 家庭急救知識(2)(1 / 3)

與低血糖昏迷相區別:病人有屢發昏厥史,體溫不增高,血糖含量低於正常,服糖後迅速恢複。

與有機磷農藥中毒相區別:病人有藥物接觸史、流涎、吐瀉、瞳孔縮小,查血可發現血膽堿酯酶活力降低。

3.現場救護:

迅速將病人轉移到通風較好的陰涼處,解開衣扣,讓病人平臥,用冷水毛巾敷其頭部,扇扇。

給病人喝涼鹽開水或其他清涼飲料。

用10~15℃涼水給病人擦身,然後逐步降低水溫,繼續擦浴,並在病人頭部、腋窩、腹股溝等處用冰袋或冰塊冷敷。同時,使用扇子或電風扇,以增加空氣對流。

可給病人服十滴水、人丹等。

刮痧療法十分實用。刮取的部位多選在兩側背、頸部或眉心等處,使局部皮膚變紅。

救護者在給病人進行簡易現場救治時,還應不誤時機地送病人去醫院。

4.注意事項:

在降溫過程中,要注意體溫、血壓、脈搏的變化。病人的肛門溫度在38T時,應暫停降溫。

注意更換冰袋,防止病人凍傷或受涼。

驚厥(抽風)

驚厥或抽風,是一種因腦的病態興奮所引起的全身肌肉抽動。多見於小兒,可引起小兒智力低下、癱瘓等後遺症。高熱、腦膜炎、低鈣血症是引起驚厥的最常見原因。

1.疾病特點:

病人突然意識喪失、憋氣、四肢抽動、兩眼上翻、頭向後仰、麵色青紫,輕者則表現為一側手、足和肢體抽動、或者兩眼斜視或上翻、嘴角和臉部肌肉抽動。

2.現場救護:

鬆解病人衣扣,使其仰臥,頭偏向一側,隨時清除呼吸道及口腔內分泌物。用纏有紗布的小木板或竹筷子,插入病人上下臼齒之間,防止咬傷舌、唇。針刺或手掐人中、百會、少商、合穀、十宣等穴位。不要給病人喂水、喂藥,防止其摔傷。

送醫院急救,並同時觀察病人驚厥持續時間、表現、發作次數等。

急性腹痛

腹痛有三種類型:①絞痛:疼痛劇烈,常為陣發性,多見於膽結石、腸梗阻;②鈍痛:能為病人忍受的持續性疼痛,如胃炎、肝炎引起的疼痛;③放射痛,因神經支配的關係,一個髒器疼痛牽涉到其他部位,如肝膽疼痛可放射到右肩。突然而至的腹痛,而且劇烈難忍,往往是病情嚴重的征兆,需急送醫院救治。

1.需送醫院救治的急性腹痛:

疼痛劇烈,病人流冷汗、倒地亂滾,或抱膝屈蹲難以起立,甚至服止痛藥也無濟於事。

腹部發硬或者由於腹肌的緊張而如同一塊硬板樣堅硬。

局部腹痛變成全腹疼痛。

除腹痛外,還有腹脹,可摸到包塊、或者有糞便帶血。

除腹痛外,病人有意識模糊,臉色蒼白、四肢濕冷、脈搏細弱等休克表現。

2.現場救護:

腹痛的病因相當複雜,且病情緊急,故迅速送病人去醫院是最重要的,其次,可為病人做如下事情:

讓病人平躺,屈曲雙腿,以鬆弛腹肌,減輕腹痛。

腸絞痛時可針刺或手掐合穀、足三裏、三陰交等穴位,臍周痛時加刺天樞、氣海。

禁止給病人服止痛藥、瀉藥、暫不進食。

不要用熱水袋熱暖腹部。

注意觀察病人的體溫、脈搏、血壓、神誌、呼吸等是否正常,如何變化。

咯血

喉部以下的呼吸道出血,經口腔咯出,叫咯血。許多疾病都可引起咯血,如肺炎、肺膿腫、肺結核、支氣管擴張、白血病、二尖辦狹窄、左心衰竭等。每次咯血量在100毫升以下為小量咯血,100~300毫升為中等量咯血、300毫升以上為大量咯血。

1.疾病特點:

咯血時病人喉頭有癢感,然後血液隨咳嗽而咯出。

咯出的血一般呈鮮紅色泡沫狀。

若咯血量很少則表現為痰中帶血絲。若支氣管壁血管破裂,可引起大咯血,甚至可因血塊堵塞氣管或吸入,引起窒息。

發生窒息時,病人突然感到胸悶,精神異常緊張並掙紮坐起,繼而氣急、呼吸困難、麵色青紫,如不及時搶救,很快會進入昏迷狀態。

2.現場救護:

讓病人保持鎮靜,不要恐慌。必要時可服用鎮靜劑,如安定2。5毫克,每日3次。

不要讓病人強忍咳嗽,應讓其輕咳,將血咳出,以免血液積存於呼吸道內。

病人有劇烈咳嗽時,可口服咳必清50毫克,或可待因30毫克。

在病人胸部放置冰袋或涼水袋。

不要經常翻動病人,飲食及大小便均應在床上進行。

大咯血者應取半坐臥位,以利止血。咯血時則應讓病人俯臥,頭低腳高,家人用手輕輕捶其背部,以利血的咯出。

發生窒息時,要立即采取口對口的方法吸出病人呼吸道中的血液或痰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