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9章 用藥常識(2)(1 / 3)

(1)熱敷熱敷可促進硬結部位的血液循環,加速藥液的吸收,起到消散硬結的作用。方法是將毛巾或紗布疊成方形,浸入60~70℃的熱水中,稍擰幹並敷在硬結部位,每5分鍾更換1次,時間20~30分鍾,每日2~3次。

(2)硫酸鎂溶液外敷去藥房買50%的硫酸鎂溶液,每次取50毫升倒人搪瓷碗內,加熱水10毫升,然後用紗布或小毛巾三塊交替使用。先在藥液中浸濕,稍擰幹,以不滴水為度,敷在硬結處。最好在上麵再用熱水袋按壓保溫,5分鍾更換1次,藥敷15~20分鍾,每日2~3次,可起到肌肉放鬆,血管擴張,血流加速,促進藥液吸收,使硬塊變軟消散。

14.小兒蟯蟲病用什麼中成藥?

蟯蟲病是小兒一種常見寄生蟲病。以肛門周圍及會陰部瘙癢,夜間尤甚,孩子哭鬧不安,在肛門周圍可發現蠕動的白色線頭樣小蟲,化驗大便時,可找到蟯蟲卵為主要特征。

治療蟯蟲病可選用驅蟲止癢的中成藥,如“使君子散”,它是由使君子、苦楝子、白蕪荑、甘草所組成。小兒每歲服1.5克,每日一次,連服3日;也可選用驅蟲粉,它是由使君子肉和生大黃組成。小兒每歲服1克,日服一次,連服3日。

另外,在服藥的同時,還應將孩子的衣褲、被褥勤換洗,並用開水煮燙,以殺死蟲卵,避免重複感染,每日清晨或睡前,用溫開水洗淨會陰部及肛門周圍,以清除該處的蟲卵及幼蟲;防止孩子用手抓摸肛門周圍的皮膚,勤給孩子剪指甲,飯前便後要洗手,糾正孩子吮手指的不良習慣。以上這些措施對治療蟯蟲病也是很重要的。

15.怎樣正確使用痱子粉與花露水?

高溫季節,小兒洗澡時,對痱子粉與花露水情有獨鍾。然而,如果濫用或使用不當,也會產生不良後果。

(1)痱子粉由薄荷、硼酸、水楊酸、氧化鋅及滑石粉等組成,具有清熱、解毒、止癢、潤膚之效,主要用於治療痱子、濕疹及急性皮炎等症。在洗完澡、擦幹皮膚後,撲上痱子粉,約半小時左右,再用綢布輕輕揩掉腋窩處、腹股溝部或乳房下等處較多的痱子粉。但對油性皮膚忌用,否則痱子粉易於凝結,堵塞汗孔,從而加重病情;對於痱子較多、痛癢嚴重且有滲液者,也不宜使用,以防形成癤病,可改用藿香正氣水。女性若在會陰部經常撲用痱子粉,一旦進入陰道,可能有誘發卵巢癌的危險。

(2)花露水由某些芳香油等溶於酒精中製成,具有祛風鎮痛、止癢、消腫、抗菌等功能。但嬰兒洗澡後,若濫用花露水,可被皮膚大量吸收,導致中毒。另外,有的人對花露水也會發生過敏反應,甚而危及生命。還有花露水中含有一定量的酒精(乙醇),且濃度較高,應避火使用,以免燒傷,並貯存於陰涼處。

16.孕婦為何需要補充葉酸?

葉酸,又稱維生素M,是B族維生素的後起之秀。它在人體內的總量為5~6毫克,血中葉酸的含量為每升140微克。由於機體不能合成葉酸,所以隻能從綠葉蔬菜、水果等食物中攝取,或作為藥物供給。

然而,近幾年來,據我國調查研究表明,有一種先天性的疾病,名叫胎兒神經管畸形,如脊柱裂、肢骨病與腦腔畸形、無腦畸形等,致殘致死率均很高。我國為該病的高發區,其病因與缺乏葉酸密切相關。

孕婦體內的葉酸水平明顯低於非懷孕婦女,如果在懷孕前營養狀況就比較差,特別是長期服用避孕藥、抗驚厥藥等,均可幹擾葉酸代謝,使葉酸水平更低。故世界衛生組織推薦,孕婦每日葉酸供應量為0.4毫克。

為防患於未然,對計劃懷孕的婦女應多食富含葉酸的食物,在孕前1個月起,每日服用0.4毫克葉酸,直至孕後3個月。凡生育過神經缺陷嬰兒的婦女,若需要再次妊娠,應及時到醫院檢查,且每日服葉酸5毫克,服至孕後12個星期為止。

孕婦補充葉酸是否要多多益善呢?也不是。若長期過量服用葉酸會幹擾孕婦的鋅代謝,導致鋅元素的不足,同樣會影響胎兒發育。

17.孕期何時用藥最危險?

由於胚胎各器官發育時間不一,因此致畸胎的易感期也不同。例如,中樞神經係統的致畸易感期為受精後15~55日,心髒為20~40日,眼為24~39日,四肢為24~46日,外生殖器為36~56日。妊娠3個月以後的胎兒,各器官已初步形成,此時對外界環境的致畸影響大為減少。但是,由於藥物因素有時還會影響器官的功能,如引起耳聾、腎功能減退等,所以,妊娠12周後用藥還應十分慎重。有時候藥物致畸作用受一些條件的影響。例如,有些藥物不容易透過胎盤屏障;有的透過的量還不多,不一定達到致畸的有害濃度;有的即使透過的量較大,但對胎兒不一定有害。

總之,為確保妊娠期母嬰安全,應提倡在妊娠期(尤其是妊娠3個月)少用藥或不用藥。但是,有病不治療,對母嬰也會造成不利的影響。既不要忌醫禁藥,又要遵照醫囑,謹慎用藥,這才是可取的正確態度。

18.孕婦能服補藥嗎?

孕期擅自進補可導致流產、難產、早產等。下列補藥(品)是孕期不宜服的。

(1)忌濫用人參孕後,月經停閉、髒腑經絡之血注於衝任二脈以養胎,孕婦處於陰血偏虛,陽氣相對偏盛狀況。人參屬大補元氣之物,會使孕婦氣盛陰耗,氣有餘則“推動”胎兒,使胎兒受損受危,不利安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