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9章 用藥常識(2)(3 / 3)

23.身患多病的老人怎樣用藥?

老年人由於生理功能衰退和免疫功能低下,往往同時患有多種疾病。那麼,怎樣合理用藥以減少不良反應呢?

(1)藥物品種宜少一般不超過三種。而且有些藥物不宜合用,如抗震顫麻痹藥左旋多巴與降血壓藥利血平合用,會加重顫抖等病情。

(2)藥物劑量宜小一般從規定的小劑量開始,即按成人量的1/5(或1/4、1/3、1/2、2/3、3/4等)順序逐漸增加。藥效不佳時,亦不能隨意增加劑量,以防中毒。如高血壓病人要嚴格掌握劑量,以免發生體位性低血壓,誘發心肌梗死,甚至突然死亡。

(3)口服給藥為好多數老年病人肌肉較瘦弱,對藥物吸收較差,尤其多次肌肉注射後,容易發生疼痛、硬結或潰瘍。經常靜脈注射,又易引起靜脈炎等。

(4)另辟給藥途徑老年人若既有胃潰瘍,又患關節炎,而治療關節炎的藥物對胃幾乎都有刺激性,易發生疼痛或出血,若改服阿司匹林(乙酰水楊酸)腸溶片,或用消炎痛(吲哚美辛)栓劑塞入肛門內,效果較好。

此外,需要加強督促檢查,因老年人記憶力減退,容易忘服、多服、誤服,以致難以奏效或加重病情。同時,藥物要妥善保管,防止變質,並注意有效期。

24.感冒用藥有哪些誤區?

感冒幾乎人人都經曆過,但很多人往往對感冒認識不足,常在用藥上存在一些誤區,使之得不到及時治療。

有些人盲目使用高檔抗生素,誤認為有抗生素保駕,頭痛腦熱再嚴重也不怕,他們卻不了解感冒是由多種病毒引起,抗生素對它們根本無殺傷作用。抗生素用多了,反而會使細菌產生耐藥性,以後患上細菌感染性疾病,抗生素也就不靈了。此外,濫用抗生素還會招致多種不良反應。

另有一些人,盲目注射退熱針,希望立竿見影。但是,他們不了解感冒常需5-7日才能治愈。再者安乃近等藥副作用較大,尤其小孩用後常見大汗淋漓,甚至引起虛脫,或者發生休克。此外,肌注後對臀部肌肉有刺激,可引起肌纖維變性、增生,導致瘢痕組織形成,影響下肢活動;目前世界上已經有22個國家禁止給兒童注射這類藥。

還有一些人誤認為中藥無毒性,多吃一些也無妨,其實,中藥也有毒性。中醫治病講究辨證論治。如對於咽喉疼痛、發熱、口幹、舌紅苔黃的風熱感冒,可選用銀翹感冒片、桑菊感冒片、雙黃連口服液等。若選用治療風寒感冒的羌活丸,則為火上加油。

25.治療流感如何用藥?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好發於秋冬或冬春季節。流感發病急,來勢猛。首先表現為高熱、寒戰,伴有全身不適,肌肉酸痛,食欲不振,煩躁不安等。接著鼻塞流涕、咽喉幹痛等症狀也相繼出現。

治療流感,首先應抗病毒,然後解除症狀。抗病毒藥可選用:金剛烷胺、嗎啉胍、病毒唑(三氮唑核苷)和幹擾素等。這些藥可減輕流感症狀,縮短病程,減少並發症和降低病死率。解除症狀的藥可選用:阿司匹林(乙酰水楊酸)、複方阿司匹林(APC)、撲熱息痛(對乙酰氨基酚)等;兒童可選用小兒退熱片、泰諾林兒童退熱溶液等,它們均有解熱鎮痛作用。還可配合中藥治療,可選用清熱感冒衝劑、小柴胡衝劑、藿香正氣片等。當流感繼發急性支氣管炎、肺炎、心包炎、中耳炎等感染時,應考慮加用抗生素。

26.哪些人不宜服用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除了具備良好的解熱鎮痛作用外,還能抑製血小板聚集,減少血管內血栓的形成,故可用於心肌梗塞的預防。但阿司匹林也存在一定的毒副作用。

(1)潰瘍病患者其本身胃酸較多,而阿司匹林呈酸性又具捌激性,若常服用,則雪上加霜,會導致胃腸道出血,甚至穿孔。

(2)肝炎病人由於阿司匹林有過敏反應和毒副作用,可引起肝髒腫大。

(3)體質過敏者服用阿司匹林可出現皮疹及誘發哮喘等。

(4)孕婦懷孕後的前3個月服用本藥,可影響胎兒發育,導致胎兒畸形;在孕期內服用,可延長產程,產後出血增多。

(5)嬰幼兒可發生中毒,甚至有致死的危險。

(6)血液病患者本品可延長出血時間和誘發出血,故對血小板減少症、維生素K缺乏症及出血傾向的病人均禁用。

27.止咳化痰的非處方中成藥有哪些?

(1)川貝清肺糖漿本品含有枇杷葉、苦杏仁、川貝母、麥冬、地黃、甘草、桔梗、薄荷等中藥成分。功能清肺潤燥,止咳化痰。用於風熱感冒引起的燥咳,咽幹咽痛。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氣管炎引起的肺熱咳嗽,唇鼻幹燥,頭痛,舌紅少津等症有良效。口服每次15~30毫升,一日3次。小兒酌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