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2章 用藥常識(5)(2 / 3)

發生藥物過敏反應怎麼辦

藥物過敏反應輕則表現為藥物性皮疹、發熱、哮喘、白細胞或血小板減少,再生障礙性貧血;重則休克,甚至造成死亡。

一旦發生過敏反應,要立即停用該藥,並立即選用苯海拉明、安其敏、非那根、撲爾敏等抗過敏藥物。如果病人突然感到胸悶、憋氣,並出現麵色蒼白、出冷汗、手足冰冷、血壓下降等情況,就是過敏性休克,要立即讓病人平躺下,然後頭偏向一側,鬆解衣扣,以保持呼吸道通暢,同時皮下注射0.5毫克腎上腺素及輸氧,並迅速請醫生進行搶救。

萬一吃錯了藥怎麼辦

由於粗心大意,有人誤服了不應該服用的藥品。如果屬於維生素類、健胃藥、滋補藥等,問題還不大,如果誤服了一些外用藥或毒藥,就會造成損害或帶來危險。

如果誤服了碘酒,可及時多喝些稠麵糊和米粥。大量澱粉物質到胃裏後,一方麵可保護胃黏膜,另一方麵能與碘結合,生成一種藍色的化合物,然後催吐,把胃裏的東西吐出來,誤服的碘酒也隨之吐出來了。

如誤服了腐蝕性很強的石炭酸、來蘇兒,應馬上讓患者喝生雞蛋清、牛奶、豆漿、稠米湯等,這些往往有保護食道和胃黏膜,以及中和毒性的作用,並及時到醫院請醫生處理。看醫生時應將誤服藥和瓶子、藥袋等帶去,以供醫生治療時參考。

除了催吐、還應洗胃,以便把吃進的藥物衝出來。洗胃可以用清水,但一般根據藥物的不同,用不同的溶液洗胃。常用的有0.01%~0.02%的高錳酸鉀液,它是一種氧化劑,能使有機物氧化失去毒性。但誤服了敵敵畏,則是用肥皂水或2%~5%的小蘇打水等堿性溶液衝洗,因為酸性溶液往往增加敵敵畏的毒性。金屬和生物堿類毒物,可以用茶水洗胃,茶中的鞣酸有沉澱毒物的作用,能解毒。

為了預防錯服藥品。家中存有藥品的,應將外用藥與內服藥分開。外用藥有許多水劑,如眼藥水、牙痛水、腳氣水、皮膚藥水等,也應注意醒目區分,不可把腳氣水當眼藥水來點;內服藥沒有瓶簽的要寫上是什麼藥,怎麼用法,以免拿錯、吃錯。

為什麼不能濫用藥

用藥不當,很容易出現不良反應,如果藥物在體內蓄積會出現毒性反應,一旦出現不良反應有時是很嚴重的,所以用藥要注意:

(1)切忌濫用解熱止痛藥:引起發燒或疼痛的原因很複雜,很可能是重病的初起。所以,在病因尚未查明前,用解熱止痛藥隻能暫時緩解症狀,並不能從根本上治療疾病。另外,也會因此掩蓋了疾病的主要矛盾,造成治愈的假相,有礙醫生做出正確的診斷,從而耽誤治療。如長期服用消炎痛、保泰鬆等止痛藥,則有害無益。因為保泰鬆能引起浮腫,也可引起再生障礙性貧血。消炎痛可引起眩暈、精神障礙或腹瀉、胃腸出血、胃潰瘍等。

(2)切忌大量用瀉藥:便秘大多是因為腸蠕動減弱所致的功能性便秘,如單靠瀉藥導瀉,易發生結腸痙攣,使排便更加困難。長期服用瀉藥還可能造成體內鈣和維生素缺乏。因此,還是少用瀉藥好。實在需要時,以用開塞露比較安全。

(3)切忌隨便服用安眠藥:失眠是老年人常見的症狀,偶爾服一些安眠藥是可以的,但如長期服用就會增加用量才能奏效。一旦養成習慣,再想不用就困難了,而且久服停藥會出現頭暈、惡心、肌肉跳動或失眠加重。安眠藥不可常服一種,以免形成對藥物的依賴性,最好是交替或輪換使用,以保持藥物的療效,且用量一定要小。

(4)切忌濫用抗生素:抗生素對拯救人類生命起了很大作用,然而它也同樣具有許多副作用。如鏈黴素、卡那黴素、慶大黴素能引起眩暈、耳聾、引起蛋白尿等。氯黴素、合黴素可引起再生障礙性貧血。青黴素可引起過敏反應,輕者全身出現皮疹,重者可因休克而死亡。必需使用時,一定要先嚴格進行皮試。

什麼是藥物的成癮性?哪些藥物有成癮性

某些藥物連續多次服用後,身體逐漸對其產生精神上的依賴和病態的嗜好,此時一旦停藥,即會出現主觀上的嚴重不適症狀,例如精神不振、打哈欠、流淚、流涕、出汗、全身酸痛、失眠、嘔吐和腹瀉等,嚴重時還會發生休克。所有這些藥物戒斷症狀,在醫學上叫作“藥物成癮性”。

能引起成癮的藥物主要有阿片、嗎啡、阿片全堿、阿片酊、可待因、複方桔梗片,複方樟腦酊等,這些藥物連續使用2周以上即可成癮。人工合成的鎮痛新、度冷丁、安儂痛,某些鎮靜催眠藥安眠酮、魯米那、阿米妥、水合氯醛以及強痛定等長期使用也可成癮。各種解熱鎮痛藥,如複方阿司匹林、去痛片等,雖不屬成癮藥,但長期服用則可形成依賴,也應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