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飲食循道,讓營養不請自來(1)(3 / 3)

茄子營養價值高

茄子,又名落蘇,常見的有紫色、白色和青色,形狀有長形和圓形之分。

茄子含有較為豐富的微量元素和維生素,尤其富含煙酸,煙酸含量最多的部位是紫色表皮和果肉的結合處,故茄子以紫色品種為上品。

吃法多多

茄子的吃法很多,既能炒、燒、蒸、煮,也可油炸、涼拌、做湯。清炒茄子、肉末茄子、紅燒茄子是很常見的家常菜,做法相對簡單。將茄子清蒸或者水煮後再加蒜泥等涼拌,清淡爽口,也是廣受歡迎的涼菜。此外,茄子還可以與其他蔬菜搭配燒炒,做出風味極佳的菜肴,如地三鮮等。

豐富的保健療效

茄子中豐富的維生素P能夠增強體內細胞的黏著力,增強毛細血管的彈性,降低毛細血管的脆性及滲透性,從而降低微血管破裂出血的概率,保持血小板的正常水平。

營養價值+保健療效+吸油≠減肥

茄子的營養價值很高,又是低能量食品,富含纖維,這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如果靠食用茄子來減肥卻是不科學的。茄子不能取代其他食物。實際上,茄子中缺乏人體所必需的優質蛋白質、脂肪酸、礦物質、脂溶性維生素等多種重要的營養素。長期單純地靠吃茄子來減肥,必然會引起蛋白質、維生素等其他營養物質的缺乏,而導致新的疾病。

小貼士

選茄子:選擇新鮮的嫩果。茄子葉片與果實相連接的地方,有一圈淺色環帶,這條環帶越寬、越明顯,就說明茄子果實還在生長,沒有老化;否則就說明茄子已停止生長,這種老茄子不宜食用。

烹調前:切開茄子後,茄肉表麵容易氧化變黑,影響茄子的色澤。將切好的茄塊放入淡鹽水中,洗幾下,擠去黑水,再用清水衝洗即可。

少用油:茄子剛下鍋時顯得非常幹,看不見什麼油分,隻要多煸一會兒,待茄子熟透之後自然會有油流出,不必另外加油,否則太過油膩,不僅對健康不利,也影響口感。

野菜——飲食新風尚

純淨鮮香的野菜不僅含有人體所必需的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成分,而且植物纖維更為豐富。

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逐漸開始在飲食上返璞歸真——粗糧和野菜重回餐桌,並深受歡迎。尤其近年來農藥安全的問題,使得人們對野菜更加重視。

飲食新風尚

純淨鮮香的野菜不僅含有人體所必需的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成分,而且植物纖維更為豐富。最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薺菜

田間地頭,最常見的野菜大概就算薺菜了。將從外麵摘回來的薺菜水洗擇根之後,和雞蛋一起炒或者做成薺菜水餃、薺菜餛飩都極其美味,清淡爽口又帶著野外淳樸的味道。另外,還可以將其熬成鮮美的薺菜粥。

⊙蕨菜

又名蕨兒菜、龍頭菜,也是比較常見的野菜。蕨菜吃起來口感鮮嫩滑爽,素有“山菜之王”的美譽。蕨菜的食法很多,炒、燒、煨、燜都可以。做出來的菜肴因質地軟嫩、清香味濃而深受人們的青睞。蕨菜葉呈卷曲狀時,說明它比較鮮嫩,老了後葉子就會舒展開來。

⊙苦菜

又名苦苣菜,莖呈黃白色;葉片為圓狀披針形,表麵綠色,背麵灰綠色;花呈鮮黃色。苦菜富含鉀、鈣、鎂、磷、鈉、鐵等元素。苦菜的吃法也很多:可采食嫩葉,用開水燙葉致熟,去除苦味即可涼拌;苦菜可炒肉,亦可經沸水燙後蘸麵醬食用;或熬製苦菜粥等。

⊙馬齒莧

又名馬齒菜,一般為紅褐色,葉片肥厚。它含有蛋白質、硫氨酸、維生素B2、抗壞血酸等營養物質。因為含酸類物質比較多,吃的時候稍有酸味。馬齒莧既可以涼拌,也可炒雞蛋、炒肉,還可做水餃、熬粥等。

⊙蒲公英

又名婆婆丁,它的花粉中含有維生素、亞油酸,枝葉中則含膽堿、氨基酸和微量元素。蒲公英焯過後涼拌、炒食或做湯都可以,可拌海蜇皮、炒肉絲;將其配著綠茶、甘草、蜂蜜等,調成一杯蒲公英綠茶,味道更佳。

⊙椿菜

又名香椿芽,營養豐富。據測定,每100克椿菜中含蛋白質9.8克,鈣、磷、維生素C的含量在蔬菜中均名列前茅。它還含有脂肪、粗纖維、鐵、胡蘿卜素、煙酸以及香椿素,有特殊的芳香氣味,食之鮮美可口。比較常見的吃法是涼拌、炒雞蛋或者醃製。

小貼士

需要浸泡的野菜:有些野菜如山蒜有微毒,不經浸泡,食後可能會周身不適。這類野菜在煮食前,務必要在清水裏浸泡兩小時以上,進行解毒處理。

樹上的野菜不宜炒著吃:樹上的野菜品種不多,如刺嫩芽、榆錢等,這類野菜宜蒸吃或做醬吃。若是炒著吃,既黏又澀,難以下咽。

並非所有野菜都是綠色食品

盡管野菜來自山野,是天然食品,極少受農藥化肥或者工業汙染的影響,卻不能說所有野菜都是綠色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