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清華才俊到落馬市長
反腐
作者:趙洪森 常洪波
4月9日上午,山東省聊城市中級法院在第九審判庭公開開庭審理了備受社會關注的煙台市原副市長王國群受賄案,61歲的王國群站在了審判席上。至此,這位從渤海深處走出來的漁家才俊自落馬 1年後又一次進入公眾視野,引人關注。2014年這一天,王國群被山東省紀委宣布“雙規”。從此,命運顛覆。
在中央高壓反腐的行動中,落馬的王國群職務僅為副廳級,與虎貪相距甚遠,受賄額也不是最高的,之所以頗受外界關注,可能是因為他海島漁村的出身、曾經的不凡履曆,以及別人“打架”、意外躺槍的經曆。
他從渤海深處走來
長島縣有著海上仙山的美譽,由眾多島嶼組成,有的島嶼有人居住,有的則是無人島。砣磯島是一個很清靜的小島,位於渤海深處,處於廟島列島的中間,距長島縣城 20餘公裏,是個人居島。該島雖小,但因山石堅牢不易碎,盛產青黑堅硬的硯石聞名於世,古有名硯出砣磯一說。這裏是王國群的故鄉,也是其命運轉折的地方。
時光倒轉。1954年5月24日,煙台市長島縣砣磯島後口灣村裏,一名男嬰呱呱墜地。男嬰,對世代打漁為生的漁民家庭來說是一件天大的喜事。漁家人以打漁為生。男丁能出海打漁,生男孩意味著家族增加了勞動力。男嬰為此被父母給予了厚望,並起名為王國群。
王國群的確沒有辜負父母的期望,誌向遠大。隻是,和父輩們常年在海上漂泊為生不同的是,他選擇了吃公家飯,長大後走出了海島,用自己的努力書寫了近乎成功和完美的前半生。
18歲起,王國群在村裏學校教書,兩年後光榮入黨。盡管有了一份工作,但他還想更大發展。1974年,在砣磯島井口學校任教的王國群經“考試選拔+群眾推薦”,走出茫茫大海中的砣磯島,來到北京,在中國頂尖學府清華大學水利工程係水工建築專業就讀。4年後學成歸來,王國群選擇了煙台,成為煙台水利工程隊的一名技術員。
王國群對待工作非常認真,也出了不少成績,1983年,29歲的他升任煙台地區水利局副局長,成為副縣級領導幹部。在副局長這個位置上,王國群一幹就是9年。此後,王國群又迎來新的上升期,曆任蓬萊市(縣級市)市委常委、副市長,副書記、副市長,海陽縣(市)委副書記、代縣長、縣(市)長,海陽市(縣級市)市委書記。2001年10月至2012年2月,王國群高升任煙台市副市長,分管城建工作,具體包括房管、建設、規劃、城管等部門。2005年3月至2006年底,他還兼任了一年多的煙台市公安局局長。2012年至案發,王國群一直任煙台市政府特邀谘詢。
在周圍人看來,王國群走出偏僻海島,成為一名副廳級官員,他的人生履曆,是一名草根青年依靠自身奮鬥的傳奇勵誌故事。他也是整個家族乃至整個海島的驕傲。
能幹的清華才俊
文人和清高,似乎從來都是兩個分不開的詞。從事過教師、就讀過高等學府的王國群剛開始也有文人清高的特征。
辦案人介紹,和很多貪官落馬前飛揚跋扈的個性不同,王國群給人的第一印象是本分、謹慎、務實、能幹,很忠厚的樣子,有時甚至有些清高。了解王國群的人透露,清高這一特點在王國群早些年的從政生涯中表現得格外明顯。到案後,王國群說:“我並不是徇私枉法、為非作歹的人,我有自己的底線。對那些拿著錢來找我辦事的人,我是非常鄙視的。”
王國群出任煙台市副市長分管城建時,煙台正處於城市建設高速發展的時期,執掌城建的王國群根據當時建設市場存在的問題,參與製定了數十項規章製度,取消了土地出讓、規劃設計等環節的領導簽字製度,經過一年多地整頓,2003年的2月份,煙台曆史上實現了第一宗公開出讓拍賣的土地,這一製度極大壓縮了權力尋租的空間。
擔任煙台市副市長四年後, 51 歲的王國群邁上了事業巔峰。從政以來,王國群大膽改革城建、取消領導簽字關、試行土地公開拍賣……這些改革創新是他曾經的光鮮政績,他也是名副其實的“能吏”。2005年10月3日,煙台市政府榮獲聯合國人居獎,副市長王國群作為代表去現場參加了頒獎儀式。
從檢察機關的起訴書中也可以看出,對王國群的19項犯罪事實指控中,隻有一項數額3000美元的受賄行為發生在1996年。對這一項指控,王國群和辯護律師還提出了異議。應當說,這段時間,王國群不僅積極向上、不斷鑽研、埋頭苦幹,還是比較嚴謹自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