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女神娜塔莉即將扮演的美國女大法官(1 / 1)

女神娜塔莉即將扮演的美國女大法官

圍觀

作者:楊安舒

曾獲奧斯卡最佳女演員殊榮的娜塔莉·波特曼將在新片《性之基礎》(On The Basis Of Sex)中飾演美國著名大法官魯絲·巴德·金斯伯格,這也重新引發了人們對於這位致力於女性權利的爭取、維護與保障的美國最高法院女性大法官關注。這位大法官的一生,可比電影更傳奇。

金斯伯格原名露絲·巴德,1933年出生於紐約布魯克林的一個普通家庭。高中畢業前,金斯伯格經曆了人生中第一次挫折,母親西莉亞因患癌症去世。多年後在被任命為最高院大法官時,金斯伯格還在致辭中提到已故的母親,“她是我見過的最勇敢也是最堅強的人。我祈禱她所期盼的時代早日到來,在那個時代,婦女能夠夢想成真,女兒會像兒子一樣被父母疼愛。”

20世紀70年代,金斯伯格與他人一起創立了美國公民自由聯盟婦女權利項目。深信男女平等的金斯伯格希望將婦女權利案件訴至最高法院。於是1973年至1976年間,金斯伯格在最高法院打了6個官司,其中的5個贏得了勝利。

在訴訟中,金斯伯格擅長適用迂回策略,在有些案件中並不直接為女性代理,案件結果卻能間接促進男女平等。例如在1975年的溫伯格訴威森伯格一案中,金斯伯格主張《社會保障法案》中的一個條款違憲,因為該條款規定隻給守寡的母親福利,而不給鰥居的父親福利。金斯伯格的主張得到了法院的認可。

金斯伯格為女性主義運動作出了傑出貢獻,接下來的事情便順理成章了。1993年,這位美國曆史上第二位女性大法官,第一位猶太裔女性大法官入主美國聯邦最高法院。

最初,金斯伯格在聯邦最高法院並沒有太大的“存在感”。作為堅定的自由派法官,她並未像她的一些同事那樣在入主最高法院後開始在一些問題上呈現搖擺不定的態度。可以說,在許多案件審判前,人們幾乎可以確定金斯伯格會站在哪一方。此外,金斯伯格“個性靦腆、不善言辭,總是獨自一人待在二樓辦公室內。”

不過自2005年後,金斯伯格逐漸發生了變化。金斯伯格訪問了中國,除了在北大發表演講,還拿回了一件她萬分喜愛的黑紅相間法袍。也是在那一年,“她發現,法院對她曾為之奮鬥數十年的事務的態度逐漸轉右。因此當她的男性同事們公布一係列似乎導致婦女權利倒退的判決時,金斯伯格開始發布一些與她先前溫和、學院派風格極為不同的異議意見。”

在2007年的一起墮胎案中,金斯伯格一反過去謹慎的形象,公開宣讀了自己的異議意見。該案牽扯到《禁止局部分娩墮胎法案》,肯尼迪撰寫的法院判決支持了該法案。金斯伯格則在言辭激烈的異議意見中反對肯尼迪,並認為,墮胎權屬於女性,“它們圍繞女性的自治權展開,希望由女性自己決定自己的生命曆程,以及對平等公民權地位的享有。”

2013年,金斯伯格在兩起重要案件中分別發表了自己的異議意見。金斯伯格的表態受到許多年輕人的追捧。紐約大學法學院的一位學生Shana注意到她的一位朋友在留言中將金斯伯格比作說唱歌手Notorious B.I.G,並在社交網絡上注冊了相關賬號,金斯伯格成為“網絡紅人”。

從羞澀少女,到平權鬥士,從寡言的大法官,到活躍的網絡紅人,不變的是金斯伯格的堅定信念。這位熱愛音樂和歌劇,辦公室掛著藝術品,擺滿照片的大法官,平時是和藹的老太太,法庭上則是嚴肅認真的信念守護者。( 來源/微信公眾號 智合東方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