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內化”,是一個重要的語文教育理念。語文課上,主動讀書,內化語言,應是學生的基本活動;指導學生讀書,幫助學生內化,則是教師的主要職責。那麼,閱讀教學中如何實現學生對課文語言的吸收內化呢?

一、 在解讀詞語中重組語言

【案例1】《燕子專列》(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教學片段

師:瑞士政府也和同學們一樣,對燕子的遭遇感到著急、同情。所以,他們要通過電視和廣播呼籲人們立即行動起來。如果請你代表瑞士政府在電視和廣播裏“呼籲”,你會說些什麼?

(學生各自寫“呼籲”,然後交流)

生:各位市民,在我國境內有成千上萬隻燕子遇到了麻煩,現在政府向大家呼籲,請你們立即行動,去尋找燕子,然後把它們送到火車站。

師:有“呼籲”的樣子,把主要事情也說清楚了。但同學們,這是在春寒料峭的季節,外麵是漫天飛舞的大雪,要說動市民們都去找燕子,“呼籲”時還必須注意什麼?

生:“呼籲”時要把燕子遇到的麻煩說清楚。

生:“呼籲”時要說出燕子又冷又餓、非常疲勞的情況。

師:再試試。

生:各位市民,在我國境內有成千上萬隻燕子遇到了很大的麻煩,因為氣溫驟降,風雪不止,燕子饑寒交迫,疲倦不堪,瀕臨死亡。請大家同情這些小生命,趕快尋找燕子,把它們送到火車站。

生:各位市民,因為氣溫驟降,大雪不止,我國境內成千上萬隻燕子遇到了麻煩,它們的生命受到了嚴重的威脅。讓我們行動起來,去救救這些可憐的燕子吧!

【思考】課例中,執教老師通過創設“呼籲”的具體情境,讓學生聯係前文內容感悟到“燕子遇到的麻煩”,圍繞“呼籲”進行語言重組,把第2自然段的內容通過“呼籲”的形式讓學生進行練說。如此訓練,把對詞語的解讀和運用置於一定的語境和角色中,融讀、寫、說於一爐。學生讀熟了,會寫了,也能說了,自然也就內化了文本的語言。

二、 在想象擴展中轉換語言

【案例2】《三顧茅廬》(蘇教版四年級下冊)教學片段

《三顧茅廬》第3自然段寫的是劉備來到隆中,耐心而又恭敬地等候諸葛亮。在學生品讀相關句子的基礎上,我們可以引導學生想象人物說話時的神態、動作,把這段文字轉換成直接描寫。下麵是學生的寫話片段:

到了諸葛亮的家,劉備上前輕輕敲門。

“先生,您又來啦!”開門的是一個八九歲的童子。

劉備俯下身子說:“是呀,諸葛先生在家嗎?”

童子指了指草堂,又用右手的食指壓著嘴唇:“噓!小點聲!諸葛先生正在草堂午睡呢!”

“好,好,請不要驚醒先生,讓他好好休息。”劉備輕輕地摸了摸童子的頭,和氣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