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樹全身是寶,除棗果能被人們食用、藥用外,棗樹的葉、皮等也含有豐富的維生素、鞣革物質、丹寧和棗酸及鐵、鋅、鈰等微量元素;用棗加工後的製品有消炎、清血、活血的作用。所以說,“一日食三棗,朗中不用找”,這一說法是一點都不為過的。
棗含有豐實的營養物質和多種微量元素,具有獨特的營養和藥用價值。
每100克鮮棗中含糖量為20~40克,幹棗中可達50~80克。維生素每100克中含300~600毫克,特別是維生素C含量最高,是柑橘含量的7~10倍,是蘋果的70多倍;還含有維生素P、A、B和黃酮類物質環磷酸腺苷、環磷酸鳥苷等,十分有益於人體健康,故棗又有“天然維生素”之美譽。
大棗的品種有很多,如金絲小棗、梨棗、雪棗、冬棗、圓棗、雞蛋棗等,但其食療的功效都是相近的。棗製品主要分為鮮棗、幹棗和蜜棗3種。
鮮棗不僅甜脆多汁,維生素C的含量也最高,營養最豐富,但不耐存放。
幹棗易於保存,但丟失了棗中的水分,還減少了溶於水的維生素C,對其他營養成分也有一定的影響,幹棗蒸、燉、煨、煮均可。需要注意的是,我們在食用時最好用小刀在紅棗表皮上劃出直紋,這樣就可以讓棗中的營養成分很好地釋放出來。我們在食幹棗時,每次用量應以10~30克為宜,如果能將幹棗和一些相宜的食物搭配起來,則能起到增強療效的作用。
蜜棗的營養損失較大,其中的維生素C幾乎全部被破壞了,蜜棗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女性尤其適合。蜜棗可以用來熬粥,這樣可以稀釋蜜棗中糖的濃度。
眾棗中的紅棗不但是美味果品,而且還是滋補身體的良藥,有強筋壯骨、補血行氣、滋頤潤顏之功效。紅棗能做藥用,早在《本草備要》中就有記述,說紅棗能“補氣益中,滋脾土,潤心肺,調營養,緩陰血,生津液,悅顏色,通九竅,助十二經,和百藥。”明代醫藥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
中寫道:“大棗氣味甘平,安中養脾氣、平胃氣、通九竅、助十二經,補少氣,久服輕身延年。”現代醫學研究也表明,紅棗對過敏性紫癜、貧血、高血壓、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胃腸道腫瘤均有療效。另外,紅棗還可以對人體起到抗過敏和抗癌的作用。
1紅棗抗過敏國內曾有人采用大紅棗治過敏性紫癜,每天吃3次,每次吃10隻,一般3天見效。後來日本科學家發現大紅棗中含有大量叫做環磷酸腺苷的物質,它具有擴張血管抗過敏作用,同時具有增強心肌收縮力、改善心肌營養的功能。
2紅棗抗癌
紅棗富含三萜類化合物(如山楂酸)和二磷酸腺苷。三萜類化合物大都具有抑製癌細胞的功能,其中尤以山楂酸的能力最強,超過了常用的抗癌藥氟尿嘧啶。二磷酸腺苷雖不具有抑製癌細胞的能力,但卻有調節細胞分裂的作用。二者協同作用的結果,可以使異常增生的癌細胞分裂超向正常。動物試驗也證明,在同樣飼喂致癌物的情況下,加服紅棗的動物出現消化道惡性腫瘤的百分比隻有未服紅棗動物的一半。因此,腫瘤病人在應用其他抗腫瘤措施的同時,可以每日服紅棗製成的食品,即有抗腫瘤作用,又有益氣養血、增強體質、緩解放療化療副作用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