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飲食中,肉食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然而,很多人吃肉不知道該怎樣吃才有營養。要知道,我們隻有把肉吃對了,肉食才能充分地為我們的身體補充營養。“吃肉不吃蒜,營養減一半”,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肉類營養成分因動物種類、年齡、部位以及肥瘦程度等都有著很大的差異。肉中的蛋白質含量一般為10%~20%;碳水化合物在肉類中含量很低,平均為1%~5%;維生素的含量以動物的內髒,尤其是肝髒為最多,其中不僅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族,還含有大量的維生素A;無機鹽總量為06%~11%,一般瘦肉中的含量較肥肉多,而內髒器官又較瘦肉中的多。
由於肉類食品能提供人體所需要的蛋白質、脂肪、無機鹽和維生素等,所以,對於我們的健康十分重要。為了不使肉的營養成分丟失,在吃肉時應適量吃一點蒜。這是因為,在動物肉食品中,尤其是瘦肉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然而維生素B1在體內停留的時間很短,會隨小便大量排出。如果在吃肉時再吃點大蒜,肉中的維生素B1能和大蒜中的大蒜素結合。這樣可使維生素B1的含量提高4~6倍,而且能使維生素B1溶於水的性質變為溶於脂的性質,從而延長維生素B1在人體內的停留時間,提高維生素B1在胃腸道的吸收率和體內的利用率。另外,醫學專家還發現:吃肉又吃蒜,還能促進血液循環,對盡快消除身體各部器官的疲勞,增強體質、預防大腸癌等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所以說,“吃肉不吃蒜,營養減一半”這個說法是有道理的。
因食物都有相生相克原理,所以狗肉與大蒜是不能同食的。科學剖析,在《本草綱目》裏有“狗肉與蒜食,損人”的說法。理由是狗肉性熱,大蒜辛溫刺激,兩者同食可助火。吃狗肉時若大量食用新鮮大蒜,可能會引起胃腸不適,也不利於狗肉的消化吸收。因此,在吃狗肉時不應大量食用新鮮大蒜,但若是狗肉炒大蒜、青蒜或蒜苗則無需顧忌。
此外,雞肉與大蒜也是相克的。大蒜,辛溫刺激,主下氣消穀,除風、殺毒,而雞肉甘酸溫補,二者功用相佐,且蒜氣熏臭,從調味角度講,也與雞不合。
研究人員發現,生蒜能刺激腸產生酶,從而可以消除腸裏的致癌物。所以說,我們在飲食中生吃大蒜效果是最好的。
大蒜與肉搭配起來吃雖好,但食蒜也要有量。營養專家指出,在吃肉食時或每天吃一瓣生蒜比較合適,若是熟蒜吃兩三瓣也就夠了,多吃並無益處。
相關鏈接用大蒜治病的幾個小驗方
大蒜的功效有很多,下麵介紹幾種用大蒜治病的小驗方,僅供參考:
1祛除老年斑
選大瓣(或獨頭)紫皮大蒜一枚切開,蘸上唾液少許後,貼於老年斑上,做方向不定的反複摩擦,每次以局部正常皮膚充血發紅或稍有痛感為度,:每日3~5次。如能堅持數日,皮膚逐漸變平,顏色明顯變淡,如不仔細觀察,與正常皮膚無明顯差別。此法應用後,遂將摩擦範圍擴展到無斑的正常皮膚,可使局部皮膚健康,延緩皺紋的產生。
2治久咳不愈用生大蒜1瓣(小者2瓣),剝去皮,切成細末,用匙送至咽部,以唾液攪和咽下(忌用開水送服),日服2~3次,治久咳不愈,喉部奇癢也能消除。
3治腳癬取大蒜8瓣、花椒15粒。先將花椒炒焦,碾壓成粉後與大蒜搗成糊狀。
將患處用溫水洗淨,將上述糊狀物敷在患處,用滅菌紗布包紮,隔日換藥1次。敷藥後,個別患者創麵有少許淡黃色滲出液,並伴微痛,這是正常反應。該方對水泡型、趾間糜爛型、鱗屑型腳癬均有效果,輕者用藥2~3次可愈,重者用藥堅持1~2個月。藥糊隨配隨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