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怕不動,腦怕不用”,這句諺語告訴我們,生命在於運動,人要動起來,不動容易生病;腦子要用起來,腦越用才越靈活。
1人怕不動曾經有學者做過這樣一個實驗:無論是兔子、夜鶯還是烏鴉,如果長期把它們關在籠子裏,不讓它們出來活動,但給予充足的食物和水,使其打盹睡覺,等到把它們放出來時,兔子剛奔跑幾步就栽倒在地上死去,夜鶯沒有飛多高就墜地而亡,烏鴉還沒飛到樹枝上就摔下來一命嗚呼了。經屍體解剖後他們發現,動物們有的心髒破裂,有的動脈撕開,而原因就是因為它們長期缺乏運動,以至於內髒器官發育不良,不能適應運動時血壓升高的需要。
他們經過實驗還證明了人和上述動物一樣,其壽命的長短,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取決於心髒功能的強弱,取決於肺活量的高低。一個熱愛運動的人心髒功能就很強,肺活量也很高,運動能把老化現象降低到最低程度;反之,心跳快的人由於心髒功能弱,排血量相對減少,老化的程度也快。
一個人如果久坐而不注意活動,那麼很有可能就會引起許多疾病。例如,久坐不動,由於身體對心髒工作量的需求減少,可能會導致心肌衰弱、心髒功能減退、血液循環變慢,從而引起高血壓症,並為冠狀動脈栓塞埋下病根;由於血液流量減少,肌肉供氧量不足,還會引起肌肉僵硬、酸痛,甚至萎縮;久坐不動,會使全身重量都壓在脊椎骨底端,壓力承受麵分配不均,容易引起背部和腹部肌肉下垂,以致發生下背部肌肉疼痛和消化不良;
久坐不動,還會使結腸蠕動減弱,大便在結腸中停留時間延長,致癌因子與結腸黏膜接觸時間也相對延長,從而易患結腸癌。另外,久坐不動,還會妨礙免疫細胞的生成等。
所以說,人不能長時間地呆在室內不活動。經常走出去活動活動筋骨,對健康是有好處的。
2腦怕不用有的人認為,多動腦會促使腦細胞死亡,人會衰老得快,不動腦筋的人老得慢。其實,這一說法是非常不科學的。近年來,科學家用超聲波測量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的大腦,發現勤於思考的人,經常有足夠的信息量來刺激大腦皮層,使大腦血液循環通暢,血液供應充足,腦血管經常處於舒展的狀態,腦神經細胞得到良好的保養,因而能促進大腦功能的活躍,保持大腦功能不致過早退化,過早衰老。相反,一個不愛動腦筋的人,頭腦功能會很快地退化、衰老,會早發老午f生癡呆,甚至損壽。所以說,腦不怕用,而怕不用。
在用腦健腦方麵,除了平時要多做些需要思考的事情外,選擇用腦健腦的運動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健康跑是一種強度適中、適合我們長期進行的運動,對大腦有很多益處。
健康跑能讓我們的思考更清晰,還可以掃除我們心中的煩緒。有研究顯示,有規律的運動可以使人提升清晰思考的能力,促進腦部的認知能力與表現能力,增強短期記憶。健康跑還可以透過活化、複蘇大腦,改進短期記憶力。因為運動可以增加腦部的血液流量,給腦部提供更多氧氣,促進腦細胞發展。
此外,專家指出,跳繩對健腦也是大有裨益的。人在跳繩時,身體以下肢彈跳和後蹬動作為主,手臂擺動,腰部配合上下肢活動而扭動,腹部肌群配合提腿,上下肢在不停地交替運動。同時,跳繩時呼吸加深,使我們的胸、背、膈都得到了運動。手握繩頭不斷旋轉,會刺激拇指的穴位對腦垂體發生作用,進而更增加腦細胞的活力,提高思維和想象力。最初跳繩可慢一些,跳一會兒休息一會兒,每次堅持跳5分鍾左右。跳繩最好在早晨跳,跳完繩後再進食,食欲會增大些,並可使我們的腦子更清醒,思維和記憶能力都會更強。
相關鏈接孩子運動量不足害處多
運動量不足,對孩子來說,比大人更危險。孩子運動量不足,會使身體發育不協調,這為許多功能性障礙提供了土壤。運動量不足,會縮小心血管係統和呼吸器官的適應能力,降低學習能力和耐心,孩子在從事體力與腦力勞動時很容易疲勞。國外的研究機構所進行的專門調查表明,運動量不足會降低對致病微生物和溫度變化的抵抗力。因此,運動量不足的孩子比運動量充足的同齡孩子更易得口腔傳染病。
不常在室外活動、不做操和不從事體育活動的孩子,往往很任性,睡眠差,對外界刺激敏感。專家認為,得動脈高血壓的人年齡越來越小,在很大的程度上也是運動量不足造成的。因此,鼓勵、支持、引導孩子每天進行一定量的體育運動和戶外活動是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