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打足三裏,勝吃老母雞”這句諺語,來源於我國民間,這種說法是有道理的。
傳統中醫認為,人們在日常飲食中吃的雞肉有補腎益精、補益脾胃、補血養陰之功效,尤其是老母雞,補益作用更高;而足三裏具有著和雞肉類似的作用,是人體的保健要穴,經常拍打此處,可增強抗病能力,提高健康水平,保持旺盛精力。
足三裏是人體的一個滋補強壯穴位,按摩針灸該穴位,可以起到治療如人體胃痛、腹痛、腹瀉等消化係統疾病,以及治療高血壓、虛弱、貧血、下肢癱瘓、膝關節炎等疾病。
足三裏為足陽明胃經之合穴,是五輸穴之一,其性屬土經土穴,“合治內腑”,凡六腑之病皆可用之。“胃者,五髒六腑之海也”,足三裏為胃經之主要穴位,它有理脾胃、調氣血、主消化、補虛弱之功效。
尤其是有些人常常會出現手腳冰涼等現象,而經常拍打按摩足三裏,刺激該穴,就可以起到如同針灸一樣的作用,不僅具有疏通經絡、強身健體的作用,而且對於促進血液循環、改善下肢的血液供應,都有良好的效應。
足三裏穴在外膝眼下三寸(三寸即將四隻手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並攏的寬度)、小腿脛骨外側約一橫指處。
那麼,怎樣用拍打足三裏達到防病健身的目的呢?
1怎樣增強體質
每日早晚各拍打足三裏100餘下,接著拍打小腿100餘下,最後拍打膝蓋32次,揉搓膝蓋左右各32圈。左腿向前跨1步,雙手用力向後壓膝蓋;
右腿向前跨1步,雙手用力向後壓膝,各壓32次。
以這樣的方法每天堅持拍打足三裏,不僅能增強體質,免疫力和抗病力也會隨著增強,腿腳不僅有勁了,對於手腳冰涼症的防治也非常有效。
2怎樣改善腸胃功能
第一種方法:每天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壓足三裏穴1次,每次按壓5~10分鍾,每分鍾按壓15~20次,注意在每次按壓時,要使足三裏穴有針刺一樣的酸脹、發熱的感覺。
第二種方法:可用艾條做艾灸,每周艾灸足三裏穴1~2次,每次灸15~20分鍾。在艾灸時,應使艾條的溫度稍高一點,使局部皮膚發紅,艾條緩慢沿足三裏穴上下移動,以不燒傷局部皮膚為度。
以上這兩法隻要使用其一,堅持2~3個月,就會使我們的胃腸功能得到改善,精神煥發,精力充沛。
3怎樣治療肩周炎
臨床觀察表明,按壓、拍打足三裏不僅可以用來治療胃痛、腹痛、腹瀉、惡心、痛經等疾病,而且對急性肩周炎也有很好的療效。
在按壓足三裏治療肩周炎時,患者需在他人的幫助下完成。其具體做法為:患者取端坐位,放鬆雙上肢,取患肩對側下肢足三裏穴,用拇指由輕漸重進行按壓,持續3分鍾,當患者感到被壓足三裏穴周圍酸、麻、脹、痛難忍時,囑患者猛抬舉患肢,並停止按壓。這時患者會感到患肩疼痛明顯減輕,肩關節活動範圍明顯增加,接下來患者可做些肩膀外展、前屈、後伸、旋後等動作。這些治療需每3日進行1次。
詩人陸遊有詩雲:“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若想要向足三裏要健康,要長壽,這其中關鍵的關鍵,就是能親身實踐並持之以恒。
相關鏈接足三裏的按摩方法
按摩足三裏穴位,可以疏通經絡,調和營衛,運行氣血,促進機體的新陳代謝,協調髒腑功能,增強機體的抗病力,可以收到祛病健身、延年益壽的效果。在按摩足三裏時,可以參考以下方法:
端坐凳上,四指並攏,按放在小腿外側,將拇指指端按放在足三裏穴處,用一指禪手法,連做36次。兩側交替進行。
正身端坐,小腿略向前伸,使腿與凳保持約120度,食指按放在足三裏穴上,移放中指在上麵加壓,兩指一並用力,按揉足三裏穴,連做1分鍾。兩側交替進行。
正身端坐,小腿略向前伸,使腿與凳保持約120度,將拇指指端按放足三裏穴處,力集中於指端,盡力按壓,然後推撥該處筋肉,連做7次。兩側交替進行。
正身端坐,一腿前伸,兩手張掌,搓擦腿部(可將足三裏作為重點),自上而下,搓擦至遍,兩腿各搓擦1遍。
在按摩時,要有一定的力度,以局部有酸脹感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