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才一聽,不由心中暗道:“我滴乖乖,照史書上記載的,他倆應該都才十歲吧?這麼大氣性呢!”
“還有那孫策,小小年紀殺了五個人,還臉不紅心不跳的,真是不得了!”
不過他又轉念一想,雖然他倆一個個都這麼憤慨,但是想想他們日後的成就,自己要是和他們搞好關係,甚至把他倆都收歸麾下,那豈不美滋滋!
王才旋即清了清嗓子,肅然道:“黃巾賊寇為虎作倀,天道不容!我王才敢斷言,若放任其不管不顧,不出百日,必烽煙四起,天下大亂!”
話一說出口,王才便注意到,孫策眼中劃過一道不甚分明的漣漪,但顯然是有所觸動。
天下綱紀崩亂,對百姓來說雖是災難。但同時也是有誌之士成功名大業的契機,天賜良機亦機不可失!
也難怪小小年紀的孫策會動心。
而周瑜的表現,卻讓王才有些摸不透,他隻是在孫策眼中出現漣漪的那一刹那,嘴角露出了會心一笑。轉瞬間神色恢複如常,不再有一絲波瀾。
剛才還恨自己年紀小,不能早日參軍以報家國的周瑜,現在卻忽然沉寂了下來,在王才看來有些反常。
正在王才思忖著周瑜的心跡時,周瑜卻開口了。
“漢室傾頹,民不聊生。黃巾賊寇四起,朝中宦官當權,匪情難達天聽,四百年大漢,怕是命不久矣!公瑾年少,才薄德淺,一番拙論,隻當是飯後閑語,聽聽也便罷了。”
孫策道:“公瑾此言差矣!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而你自幼熟讀兵書,文韜武略皆在我之上,更何況你祖上三代,均為大漢太尉世食漢祿,世受國恩,切勿妄自菲薄!”
……
話匣子一打開,便收不住了,三人相交甚歡,不知夜深。
“今日得見伯符、公瑾兩位少年英才,真是讓愚兄汗顏呐!”王才搖頭道。
王才真是難以想象,這個時代出身名門的少年,心智竟然已經如此健全,知識儲備也極為豐厚。
孫策與周瑜相視一笑,道:“漢興兄過謙了,你也不過比我和公瑾年長八歲,就操持著這麼大的家業,已然實屬不易。”
“伯符言之有理,如此規模的家業,得之不易,守之艱辛!”
可他們並不知道,這隻是王才來到這個時代的第一天。在他們麵前和他們暢談古今的王才體內,居住的是一個來自一千八百多年後的靈魂。
王才擺了擺手,話鋒一轉,道:“守業經商難展我胸中抱負,我欲整兵待戈,待黃巾賊寇作亂,帝詔下達,便舉兵討逆,不知二位賢弟可願助我一臂之力?”
一時間,孫策周瑜都愣住了!
他們怎麼也沒想到,一個萍水相逢的曲阿縣黔首,竟還有這等抱負!
孫策和周瑜麵麵相覷,竟不知如何作答。
半晌,周瑜才試探的問道:“漢興兄就如此篤定,黃巾之亂將起?”
王才心中早有準備,當即拍案而起,“黃巾賊寇遍布天下八州,訛傳‘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之言,教唆百姓禍亂地方。其下馭三十六方,大方掌丁一萬,小方掌丁八千。待天下有變,三十六方勢必揭竿而起,戰火遍布八州!傾巢之下,豈有完卵?”